【簡介:】馮如于1883年出生于廣東省恩平縣杏圃村的農(nóng)戶家里,自幼心靈手巧,富有創(chuàng)造力,尤其喜愛風箏和車船,他能用泥土、木條等制作出一輛小車、一艘小船。1894年,馮如在舊金山打工多年的舅舅回國探親,覺得馮如聰慧伶俐,孺子可教,將少年的他帶往美國三藩市(舊金山),進工廠當了一名學習機械的童工。
學工期間,他仿佛比一般工人多幾根筋,不但活做得細,且常常冒出些別人看來稀奇古怪的念頭。他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機械工人。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辱華,劫掠紫禁城,火燒圓明園,最終以空前奇辱的《辛丑條約》收局。
次年,17歲的他毅然離開舅舅獨自去紐約闖蕩。他不想正式進學堂按部就班去讀書,似乎更信奉實踐出真知。他先后在船廠、電廠、機器制造廠當工人,專攻機器制造。五六年時間,他通曉了36種機器的制造,已是一個實踐中成長起來的專家。
“馮如一號”
1904年,日本和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虎狼之戰(zhàn),后來在所謂中間人美國的調(diào)停下,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規(guī)定將中國領(lǐng)土遼東的旅順口、大連及附近海域轉(zhuǎn)讓給日本。消息跨洋傳來,在美國的馮如難以置信?;氐脚f金山后,他發(fā)誓要用自己的本領(lǐng)報效國家。旅順是重要港口,他本想造艘軍艦獻給國家,但造軍艦耗資太巨,不是他能做的,更重要的是1903年底萊特兄弟發(fā)明出了飛機,他就順勢而為,改研飛機。
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的消息,似一道意外的眩光,照亮了馮如前方的路??照劜唤鉀Q問題,嘴巴吹不出一架飛機,研制飛機,需要大把金錢。馮如變賣了自己的金銀細軟,仍有大量缺口,他只得去當?shù)厝A僑中募集。馮如籌集到首輪資金1000美元,和助手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都是愛國華僑)一起,在奧克蘭的屋侖地區(qū)租了一間80平方英尺的廠房,辦起了屬于中國人的第一家飛機制造廠(廣東制造機器公司,馮如任總機械師)。
美國人的產(chǎn)權(quán)保護觀歷來超前,萊特兄弟將自己的飛機設(shè)計捂得絲嚴縫密,哪能將機密泄露給中國人?馮如只能從公開的飛行表演中感知飛機的外部形態(tài),白手起家,依靠自己的雙手一張張曬出圖紙,一步步總裝成了一架飛機。1908年4月,馮如駕駛制成的飛機在奧克蘭市的麥園進行試飛。在轟隆隆的馬達聲中,飛機離開了地面,但飛出去不遠,引擎失去牽引力,砰地一聲墜落地面。人們大驚失色,他們呼喚著“馮如”的名字,從四面向飛機圍攏。不料馮如從壞損的機翼下鉆了出來,撣了撣褲腳上的塵埃說:“看來咱們輕敵了,得從頭再來。”
他們重新設(shè)計圖紙,經(jīng)過周密計算,精心制作機翼、方向舵、發(fā)動機,總裝合成,一架全新的飛機誕生了,取名“馮如一號”。馮如駕著用汗和血澆灌出來的飛機,在哥林達市再次起飛,平穩(wěn)飛至2600英尺高度,比萊特兄弟的首飛高度高出近三倍。
翼長29.5英尺,發(fā)動機30馬力,螺旋槳轉(zhuǎn)速1200轉(zhuǎn),性能優(yōu)良。在舊金山舉辦的飛行比賽中,以65英里的時速一舉奪冠,輕松打破當時的世界飛行記錄,站在了世界飛行器設(shè)計和飛行表演的頂巔,驚得現(xiàn)場的許多外國人士目瞪口呆。原來一些人是帶著看笑話的心緒觀看馮如的飛機和飛行的,不料他碾壓群雄,一舉登頂。當?shù)赜袌蠹堓d文:“驚嘆!中國人(馮如)發(fā)明的航空技術(shù),超越了我們。”驚嘆之余,不忘貶損一下“中國人”。
是不是孫中山對他埋下伏筆,不得而知,不過,馮如確實從孫中山那句“吾國大有人矣”的語意中獲得了暗示。1911年2月,他婉謝了美國人用重金聘他教授飛行技術(shù)的請求,決然離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