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1、趙一曼
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zhèn)人(今四川省翠屏區(qū)白花鎮(zhèn))。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
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奔
1、趙一曼
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zhèn)人(今四川省翠屏區(qū)白花鎮(zhèn))。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
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奔往抗日游擊區(qū)的途中不幸被日軍追上,再次落入日軍的手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
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
1936年8月1日,日軍將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軍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游街示眾”。
此時,趙一曼犧牲之前,面對敵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幾個軍警的槍口對準她。
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么話要講嗎?”趙一曼怒視著,把手中的紙卷遞過去說:“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xiāng)的兒子!”?
日軍官看過字條,向軍警們猛一揮手,罪惡的子彈射進趙一曼的軀體,犧牲于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2、陳錦秀
陳錦秀(1912— 1938年),河南固始縣人。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8團團長。1938年1月22日,688團在團長陳錦秀率領下,于河北平山溫塘鎮(zhèn)辛莊至南紅岸寨之間區(qū)域設伏,與井陘、平山來犯之敵展開殊死搏斗,2000余名日寇損傷慘重。
在即將全殲之際,援敵的炮彈擊中688團團部指揮所,團長陳錦秀、一營長劉國清和其他五位戰(zhàn)士壯烈犧牲。
此戰(zhàn)我軍共犧牲300多人,其中敵我投入兵力共約6000余人、日軍死傷近1000人、戰(zhàn)斗持續(xù)時間5個多小時。
3、朱程
朱程,八路軍高級指揮員,革命烈士,浙江溫州市平陽縣(現(xiàn)屬蒼南縣)礬山鎮(zhèn)人。早年就讀溫州商業(yè)學校,1929年畢業(yè)于黃埔軍校第6期。
1943年6月,朱程調任冀魯豫軍區(qū)第五軍分區(qū)司令員,奉命由山東曹縣以西,進入曹縣東南日、偽、頑控制區(qū)活動,開辟新區(qū)。
9月,日偽集結萬余兵力,分十路對單縣、曹縣地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掃蕩。28日,日偽軍合圍曹縣的王廠地區(qū),朱程率部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從上午10時激戰(zhàn)至下午5時,在血戰(zhàn)中壯烈犧牲。
4、朱家麟
朱家麟(1892—1938),河北省滿城區(qū)尉公村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國民革命軍第40軍39師115旅少將旅長。
為人質樸忠誠,持身嚴謹,駐防河南安陽時,俘獲當?shù)貎纱笸练耍U獲大量煙土,全部燒掉,那時煙土與黃金等價。朱家麟平時經常穿著軍裝、布鞋,為人節(jié)儉,為官清廉。
1938年5月11日,奉命率部掩護全軍從江蘇沛縣突圍,被日軍團團圍困,堅持到手下士兵僅剩十幾個人時,朱家麟搶了一輛日軍吉普車沖向日軍,與敵對射,最終壯烈犧牲。
5、高志航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原名高銘久,字子恒,遼寧通化(今吉林通化)人。中國空軍王牌飛行員,民族英雄。
1920年投筆從戎,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后到法國學習兩年飛機駕駛,回國后在空軍任職??谷諔?zhàn)爭期間中國著名的空軍抗日英雄、中國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兼第4航空大隊大隊長。
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lián)援華戰(zhàn)機,轉場至河南周口機場時,部隊遭遇敵機空襲,傷亡慘重。
高志航跨進座艙準備起飛迎戰(zhàn),但座機發(fā)動不了,戰(zhàn)友們勸他暫時避一避。他說:“身為中國空軍,怎么能讓敵人的飛機飛在頭上?”
就在他們第3次開機之時,密集的炸彈從空中投下,高志航連同14架飛機消失在一片火海中。殉國時的高志航,雙手還緊緊握著飛機的操縱桿,時年30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趙一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陳錦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家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高志航
張自忠(1891.8.11-1940.5.16),字藎忱,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犧牲后追授為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漢族,山東臨清唐園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集團軍總司令等職。張自忠,一代名將,生于“中華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之1891年,別于抗戰(zhàn)相持階段之1940年,年49歲。張自忠戎馬三十余載,竭盡微忱。自抗戰(zhàn)事起,命運起落無常。曾被污為漢奸,備受責難。又抱定“只求一死”之決心,一戰(zhàn)于淝水,再戰(zhàn)于臨沂,三戰(zhàn)于徐州,四戰(zhàn)于隨棗,終換得馬革裹尸還,以集團軍總司令之位殉國。以一生之踐行,換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還要其他圖片嗎?視頻需要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