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卡-52是我國都能看上的世界最強武直之一。9月11人,央視記者來到俄羅斯阿爾謝尼耶夫市的“進步”航空制造廠,探訪卡-52的生產(chǎn)車間,很多人將其解讀為我國將進口卡-52直升機的鮮明
卡-52是我國都能看上的世界最強武直之一。9月11人,央視記者來到俄羅斯阿爾謝尼耶夫市的“進步”航空制造廠,探訪卡-52的生產(chǎn)車間,很多人將其解讀為我國將進口卡-52直升機的鮮明信號。再加上,俄羅斯近期宣布,中俄已經(jīng)簽署海上防務合作大單,讓我國進口卡-52變得更有可能。那么卡-52直升機到底有多先進?我國真要進口卡-52嗎?
圖為艦載型卡-52重型武直。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武裝直升機是最適合兩棲攻擊艦的,那一定是卡-52???52以其優(yōu)越的作戰(zhàn)性能,獲得“旋翼版海鷂攻擊機”的美譽,我們知道,海鷂是英國研發(fā)的一種垂直起降噴氣式戰(zhàn)斗機,卡-52能與之媲美,足見其性能之先進。有趣的是,我國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服役至今,還沒有公布其艦載武裝直升機的選項,他目前僅搭載了運輸直升機,顯然這樣的戰(zhàn)斗力是完整的。
圖為央視記者探訪卡-52生產(chǎn)車間。
兩棲攻擊艦對武裝直升機可以說是“剛需”,全球所有國家的兩棲攻擊艦都配備了武裝直升機,這是因為兩棲攻擊艦不光要投送部隊,還要投送火力,對登陸部隊進行掩護。比如,法國海軍的3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就配備了“虎”式武裝直升機;澳大利亞海軍的“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則配備了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英國海軍的“海洋”級兩棲攻擊艦在賣給巴西之前,也是搭載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埃及海軍購買法國的2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則搭載了俄羅斯的卡-52重型武裝直升機。
圖為我國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滿甲板都是運輸直升機,急需武裝直升機加入。
唯一的例外是美國海軍的兩棲攻擊艦,他們用來執(zhí)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機主要是F-35B垂直起降戰(zhàn)斗機,包括意大利的“第里雅斯特”號兩棲攻擊艦、英國海軍的“女王”級航母等,都是使用F-35B垂直起降戰(zhàn)斗機。但這個世界上并非每個國家都能得到F-35B戰(zhàn)斗機,對于那些買不到F-35B的國家而言,兩棲攻擊艦就需要搭載比較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來完成空對地的攻擊任務。
圖為071船塢登陸艦上的武直-10正在進行起降訓練。
就以我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來說,他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之一。他的噸位據(jù)悉可達4萬噸級,可以搭載30多架各類型直升機,但是迄今為止,除了已經(jīng)公開的直-18運輸直升機外,075并沒有搭載任何武裝直升機,我國生產(chǎn)的直-10和直-19都沒有出現(xiàn)在075型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上。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方面是我國武直的產(chǎn)能不足,滿足陸航都不夠,更不用說海軍了;另外一個方面,或許和直-10、直-19的性能不足以滿足海軍需求有關系。
圖為在坦克登陸艦上降落的武直-10。
從作戰(zhàn)性能來看,卡-52武裝直升機要比直-10強太多???52武裝直升機屬于重型武直,無論是飛行性能、掛載能力、作戰(zhàn)半徑、電子設備,都比直-10要強。比如,卡-52直升機配備的是30毫米機炮,且可以掛載12枚反坦克導彈+2具大型火箭發(fā)射巢,或者直接掛載24枚反坦克導彈。而武直-10只能掛載8枚反坦克導彈+2具19管火箭彈發(fā)射巢,另外還配備一門23毫米的機炮。
圖為掛載KH-35反艦導彈的卡-52直升機。
從飛行性能來看,直-10采用2臺渦軸-9改進型發(fā)動機,單臺發(fā)動機的功率接近1200KW。相比而言,卡-52重武直的發(fā)動機則是2臺TB3-117BMA渦軸發(fā)動機,單臺功率為1660KW,動力要比直-10強很多。體現(xiàn)在飛行的性能上,直-10最大飛行速度為280公里/小時,卡-52最大飛行速度是350公里/小時,要超過直-10不少。因此,卡-52雖然大,但是并不“笨”。何況,得益于飛機載油量的提升,卡-52擁有最遠1200公里的航程,以及600公里的作戰(zhàn)半徑,比直-10武裝直升機200多公里的作戰(zhàn)半徑要遠很多。
圖為卡-52重型武直。
卡-52有12噸重,直-10是7噸重,但是他們的長度差不多,因為卡-52使用了共軸反槳設計。這種設計最早目的是,在不使用尾槳的情況下,依靠兩部朝相反方向轉動的槳葉,抵消掉飛機的水平偏轉力矩,這樣節(jié)省機體空間同時,降低飛機設計的復雜程度,也使得飛機可以依靠短翼獲得升力、尾翼進行水平方向控制,飛行速度更快、升力更大。
圖為俄羅斯海軍的卡-52武直。
正是因為卡-52重型武裝直升機飛行速度快、飛行距離遠、掛載能力強,因此他也被稱為“旋翼版海鷂攻擊機”,堪稱是攻擊直升機里的王者。從武器使用的多樣性來看,卡-52可以掛載KH-35超音速反艦導彈,射程超過240公里,具備低空突防、打擊水面目標的能力。為了支持這種能力,卡-52M型還裝備了V006 Rezets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成為全球第一種配備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的武裝直升機。借助該雷達,卡-52可在150公里外鎖定海上目標。
正是因為這些先進的性能,因此卡-52一旦搭載在兩棲攻擊艦上,那兩棲攻擊艦就能像“小航母”一樣,具備強大的??諜C動作戰(zhàn)能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zhàn)半徑就可以超過700公里,接近1艘中型航母的反艦作戰(zhàn)距離。同樣,卡-52直升機還能搭載空對空導彈,具備一定的防空作戰(zhàn)能力,因此,裝備卡-52就像是裝備了垂直起降戰(zhàn)斗機一樣,對于兩棲攻擊艦的戰(zhàn)斗力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圖為埃及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上搭載的卡-52重型武直。
所以說,卡-52重型武裝直升機是非常先進的,也是很適合我國的。如今,我國能看上的俄羅斯海上裝備真是不多了,卡-52這樣的重型武直也確實是可遇不可求,全球也只有3款,就是美國的阿帕奇、俄羅斯的米-28N和卡-50/52系列,我國能買到其中之一,對于今后發(fā)展自己的重型武直,有很強的參考意義。另外,我國一共有3艘075兩棲攻擊艦,1艘配備20架重型武直,那就是60架卡-52,在近年來的中俄軍事貿(mào)易中,這也確實算得上是一筆大單了。總之,希望卡-52重型武直能有一天登上075兩棲攻擊艦,也愿中俄友誼天長地久。
圖注:卡-52K機頭整流罩中,未來計劃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機頭下頜部安裝新型傳感器系統(tǒng)
卡-52武裝直升機艦載版被命名為卡-52K,于2011年開始研制,目前已經(jīng)完成了研制和試驗,交付俄羅斯海軍。
相比卡-52武裝直升機陸基版,卡-52K進行了大量改裝和改進。第一,對旋翼進行改裝,安裝可折疊槳葉旋翼。作為陸基武裝直升機的卡-52其主旋翼是不可折疊的,而艦載直升機在艦上占有空間有限,特別是需要放進空間相對狹小的機庫內(nèi),因此需要將前部槳葉向后折疊后將槳葉固定好,然后通過升降機送入機庫。為此卡-52K采用了與卡-29等艦載直升機類似的折疊槳葉旋翼技術。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旋翼可折疊外,卡-52K用于掛載武器系統(tǒng)的短翼也可以拆卸,便于卡-52放進機庫,當需要升空作戰(zhàn)時,則由機械師與武器系統(tǒng)一同重新安裝。本屆圣彼得堡海事展現(xiàn)場展出的卡-52K樣機上,旋翼折疊,短翼也被拆掉,以展示機庫放置狀態(tài)下的卡-52K。
第二,增加防腐蝕系統(tǒng),改裝空氣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海上鹽霧彌漫,空氣濕度大。特別是水汽中含有大量的鹽分和氯離子,會加速機件腐蝕老化,再加上其他如溫差變化大等惡劣海上條件的因素,都將會影響機件及系統(tǒng)的工作可靠性,如起動系統(tǒng)故障、冷氣和液壓系統(tǒng)壓力不穩(wěn)、線路接觸不良等,降低機件的使用壽命。因此,艦載直升機還必須有較強的防鹽霧、防霉菌,防潮濕的“三防”能力。直升機解決“三防”問題主要是增強機身密封性的設計,有著更為嚴格的密封性測試標準。采用防腐蝕的涂料,一些特殊的部位還必須采用特殊的防腐蝕材料。特別是空氣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需要吸入含有鹽霧的空氣,因此內(nèi)部管路特別容易被腐蝕,需要增加特殊的鹽霧濾除組件,來防止鹽霧腐蝕。
第三,升級飛行員生命支持系統(tǒng)。艦載機使用環(huán)境復雜,安全系數(shù)遠比陸基直升機更低,特別是在起降時面臨很大的風險。為了充分保障飛行員的安全,卡莫夫設計局升級了飛行員生命支持系統(tǒng),同時為飛行員配備了特制的救生服。即便直升機因事故墜海,救生服也能保證飛行員能漂浮在海上等待營救。
圖注:卡-52K的機身做了改裝,安裝了可供固定的系留點,其表面涂裝也與卡-52有區(qū)別,這是因為它使用了防鹽霧等侵蝕的防銹漆
第四,升級航電系統(tǒng),使卡-52K具備儀表著陸能力。直升機在陸地機場降落與在飛行甲板上著艦難度差別很大,兩棲攻擊艦在航行中面臨顛簸搖晃,同時海面上還會突然有各種風切變或側風氣象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些都對成功著艦造成很大威脅???52K并沒有使用西方直升機常用的“魚叉”助降系統(tǒng),但如果著艦僅僅依靠飛行員手動操作,會大大增加著艦失敗風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卡-52K的航電系統(tǒng)內(nèi)特意增加了自動著艦功能,卡-52K通過著艦儀表和傳感器,就可以自動實現(xiàn)著艦操作,這大大降低了著艦風險,同時減輕了飛行員的操作壓力和工作量。
第五,換裝新型電子偵察和火控系統(tǒng)???52K的機頭下方,比卡-52陸基版多了一個保型雷達罩,里面安裝了GOES-451陀螺穩(wěn)定光電吊艙系統(tǒng)和“阿爾巴萊特”毫米波雷達,這套系統(tǒng)擁有25千米的最遠探測距離,可以使卡-52K在復雜惡劣的海面氣象條件下具備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偵察和作戰(zhàn)能力。而陸基版卡-52工作環(huán)境不像卡-52K這樣惡劣,這也是為何為卡-52K加裝這套偵察和火控系統(tǒng)的主要原因。
第六,未來將換裝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52K配裝的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將安裝在機頭吻部的保形雷達罩里,該有源相控陣雷達屬于雙波段雷達,可以通過改變雷達頻率和波段,保證在使用更小尺寸天線陣的同時,使搜索距離增加200千米左右。預計其雙波段可能選用毫米波段加X波段,前者探測距離遠,后者目標定位精確。卡-52K可以先使用毫米波段工作模式在遠距離率先發(fā)現(xiàn)目標,然后再換用X波段工作模式,引導武器對敵攻擊。
此外,該雷達的重量也將大幅減輕。以往Zhuk-AE系列雷達重達275千克,但是通過改進雷達發(fā)射-接收模塊的制造工藝,卡-52K的機載雷達重量將不超過80千克,同時每個模塊的寬度將從170毫米減小至50毫米,整個雷達天線陣的尺寸將控制在600×400毫米范圍內(nèi)。根據(jù)目前消息,第一批交付的卡-52K將不會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早在2012年,有源相控陣雷達就曾在卡-52K原型機上進行過裝機測試,預計該雷達很有可能在第二批或第三批卡-52K上安裝使用。
第七,對掛架進行結構加強,兼容發(fā)射X-35和X-38反艦導彈。此次展會上隨同卡-52K一同展出的武器系統(tǒng)中,X-35和X-38反艦導彈赫然在列。這也很容易理解,對于艦載武裝直升機而言,打擊水面艦艇目標將是其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必須兼容陸基版所沒有的反艦導彈。為此,卡莫夫設計局的技術人員對航電和火控系統(tǒng)進行了更改,使其能夠兼容X-35和X-38接口模塊,同時將這兩種導彈融入其航電和火控系統(tǒng)。同時對卡-52K的短翼掛架結構進行了加強。X-38反艦導彈是戰(zhàn)術導彈集團公司研制的新一代輕型亞聲速反艦導彈,其彈翼可折疊,在卡-52K短翼下空間狹小的情況下,折疊彈翼的X-38掛載很有優(yōu)勢,而X-38的同類競爭對手“小?!焙蚗-29,其彈翼是不可折疊的。該型導彈重量僅250千克,射程40千米,可有效打擊中小型水面艦艇。同時該導彈中段采用格洛納斯+慣導系統(tǒng)制導,末段可以配備不同的主動導引頭(紅外或雷達),還可以配備不同的戰(zhàn)斗部(高爆或半穿甲),作戰(zhàn)使用十分靈活。X-35中型反艦導彈發(fā)射時使用助推器加速,發(fā)射后,可實現(xiàn)130度轉彎機動,并不受氣象條件的限制,可在六級海情下使用。X-35飛行速度為馬赫數(shù)0.8~0.85,飛行中段巡航高度為10米~15米,最后攻擊階段可在距離海平面4米高度掠海飛行。該型導彈射程130千米,對中小型水面艦艇構成重大威脅。
除兩型反艦導彈外,卡-52K直升機的武器系統(tǒng)還包括:1門內(nèi)置30毫米2A42自動炮,S-8制導火箭,AT-12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或無線電制導的“阿塔卡”-V反坦克導彈,或者“針”式導彈。
第八,加裝艦載系留系統(tǒng)。直升機上艦,停在甲板上也好,到機庫里也好,必須系留固定好,否則在六級以上海況條件下就有側滑、碰撞等事故。陸基版直升機一般都沒有系留點,所以卡-52K上艦后還需要加裝,選擇承力比較大的結構件,作為系留點,其機身左右前后一共有4個系留點???52K著艦后,用系留索固定在該直升機的機身結構上,再和甲板上的系留點固定。
卡-52K打算用在俄羅斯海軍的航空母艦和未來的新一代“激浪”級兩棲攻擊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