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科學家錢學森的簡介?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暨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曾經(jīng)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
一、科學家錢學森的簡介?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暨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曾經(jīng)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為中美兩國的導彈和航天計劃都做出過重大貢獻。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和“導彈之父”。曾經(jīng)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名譽主席等職務。錢學森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縣,是中國杰出的愛國科學家,是航空領(lǐng)域、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摯旗人。
擴展資料:
錢學森一生默默治學,但無論在什么時代,什么地方,他所選擇的,既是一個科學家的最高職責,也是一個炎黃子孫的最高使命。他一生的經(jīng)歷和成就,在中國的國家史、華人的民族史和人類的世界史上,同時留下了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來路。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先行人,他不僅是知識的寶藏、科學的旗幟,而且是民族的脊梁、全球華人的典范,他向世界展示了華人的風采。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jié)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qū)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大大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并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lǐng)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1984年錢學森向茍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shù)上。
二、錢學森家有多少科學家?
身為吳王錢镠的后代,錢學森家族自古以來就是人才輩出,這和其優(yōu)良的家風密不可分。而在近現(xiàn)代,錢家更是族們顯赫,接連出了5個科學家,且都在科研領(lǐng)域有著非同一般的成就,比如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教授,是計算機系統(tǒng)開發(fā)行業(yè)的"大牛"。
值得一提的是,錢學森的堂弟錢學榘也是一名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他的長子錢永佑曾先后擔任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的生理系教授;次子錢永健更是優(yōu)秀,于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錢永健獲獎,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光榮和自豪。
三、錢學森回國報效的科學家?
是的,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漢族,吳越王錢镠第33世孫,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fā)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934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鐵道機械工程專業(yè),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先后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主席、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shù)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等重要職務;他還兼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1995年,經(jīng)中宣部批準及錢學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學將圖書館命名為錢學森圖書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2011年12月8日,紀念錢學森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四、錢學森在科學家中排名?
第三位: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早年留學美國,年僅28歲就轟動世界物理界,首次提出高超聲速概念,開啟了超高速空氣動力學領(lǐng)域的世界性研究。
為了回國報效,他舍棄美國的優(yōu)越研究資源和鐘愛的學術(shù)理論研究,將余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導彈研發(fā)事業(yè)。
世人都知他是中國的導彈之父,實則如果專心搞學術(shù)研究,他的成就也必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五、像錢學森這樣的愛國科學家?
像錢學森一樣的愛國人士和科學家
1、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漢族,字眷誠,號達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廣東省廣州府南??h,故居位于廣州市荔灣區(qū)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鐵路工程。
詹天佑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2、錢偉長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江蘇無錫人,世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yè)后,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shù)學系學習,主攻彈性力學,1942年獲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后,應聘為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
3、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后,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后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yè)當年,他就毅然回國。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4、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lǐng)域的貢獻聞名。
李政道1957年與楊振寧一起,因發(fā)現(xiàn)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5年,他又倡導成立了中國博士后流動站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并擔任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顧問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名譽理事長。
5、郭永懷
郭永懷(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東榮成人,中共黨員,著名力學家、應用數(shù)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
1909年4月4日生于山東榮成。193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物理系。1945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57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六、《脊梁--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讀后感?
錢學森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他勤奮好學,聰明過人,曾經(jīng)到加州麻省理工大學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同時他也是馮·卡門教授的得意門生。他被馮·卡門教授譽為火箭領(lǐng)域最偉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專家。當錢學森想要回到中國時,多次受到了美國的阻撓。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貒?,錢學森與眾多科學家共同研發(fā)了屬于中國的第一枚導彈、原子彈和衛(wèi)星。因為錢學森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重大貢獻,他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 錢學森在美國時刻苦鉆研,一絲不茍地進行科學研究,是為了報效祖國;身在異國他鄉(xiāng)時刻不忘祖國,克服重重阻力回國,為祖國的科技發(fā)展做貢獻。這些都表現(xiàn)了錢老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拳拳報國之心。 我們要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要樹雄心,立壯志,記住昨天,把握今天,建設好祖國的明天!
七、陜西科學家錢學森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應該是杭州吧,至于祖籍之類,沒有考證的證據(jù)。錢學森故居編輯錢學森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馬市街方谷園2號。方谷園在解放路以北,是一條很短的小巷,夾在馬市街和直大方伯之間。
八、馮如和錢學森誰是航空之父?
馮如是航空之父,錢學森是航天之父!
馮如,廣東恩平人。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他是中國最早從事飛機研制、設計、制造的人。被美國報紙贊為“東方萊特”。
1911年2月,馮如謝絕美國多方的聘任,帶著助手及兩架飛機回到中國。他提出航空救國主張并為之奮斗,并在廣州燕塘飛行表演中不幸失事殉職。
馮如殉職后,被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袁世凱追授陸軍少將軍銜,遺體安葬在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今黃花崗公園),立碑紀念,尊為“中國始創(chuàng)飛行大家”。
九、像錢學森這樣的愛國科學家的事例?
1、茅以升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yè)的研究生,很快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
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于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shù)的人才。
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
科學家的貢獻是屬于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泵┮陨卮穑骸翱茖W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
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著一身本領(lǐng)回到國內(nèi),開始了為國造橋的事業(yè)?,F(xiàn)在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并主持建造的。
2、錢三強
著名科學家錢三強早年在法國研究原子理論。1948年,他提出回國,導師和同事都再三勸說,挽留。
國民政府駐華大使,惡狠狠地威協(xié)說:“看他能上得大陸的岸,那才怪呢!”
這意思很清楚:如果錢三強堅持要回祖國,國民黨特務就會在半路上暗下毒手。
錢三強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果斷而機智地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發(fā)展我國原子能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
3、童第周
1949年3月,中國即將解放前夕,童第周拒絕了耶魯大學的高薪挽留,克服了種種阻力,在迎接新中國成立的隆隆炮聲中,再次回到了國立山東大學;同年6月2日,青島解放。
童第周應“中華全國科學工作者聯(lián)合會籌備會”的邀請到北京參加籌委會會議,利用這個機會,他找到中國科學院籌建組領(lǐng)導竺可楨教授,迫切地向他提出了建設中國海洋研究機構(gòu)的設想。
十、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歸國后待遇有多高?
錢學森是世界知名的大科學家,他歸國之后享受的各種待遇都是非常高的,其中一項特殊待遇不僅在中國科學家中絕無僅有,而且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都沒有。
錢學森(1911-2009年),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上海。錢學森的小學和中學都是在北京度過的,1929年秋,錢學森進入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習。
1935年秋,錢學森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就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10月轉(zhuǎn)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
1939年6月,錢學森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shù)學博士學位。
后來錢學森就開始在美國的研究和任教生涯,并獲得安全許可證,可以出入美國的五角大樓;1947年,錢學森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并且是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新中國剛剛成立,錢學森就積極準備回國,結(jié)果就在美國開始受到不公正待遇,被拘捕15天,獲釋后一直處于軟禁之中。
經(jīng)過長達五年的磨難與抗爭,最終在中國政府的嚴正交涉下,1955年10月,錢學森一家終于回歸到祖國的懷抱。
回國后,錢學森受命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
1960年錢學森主動提出辭去院長職務改任副院長,后來錢學森的職務基本上都是副職,專門從事領(lǐng)導中國國防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的重大技術(shù)問題。
錢學森是享譽世界的杰出科學家,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錢學森一家從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受到周總理的親切關(guān)懷。周總理得知錢學森平安歸來,立即打電話給廣東省委書記陶鑄,指示要熱烈歡迎,接待好錢學森及其家人。
中國科學院秘書處負責人早就受陳毅副總理的派遣,在深圳迎接錢學森。隨后陪同錢學森一家到上海探望錢學森的父親。
錢學森乘坐的火車抵達北京火車站的時候,受到一大批科學家的熱烈歡迎。
隨即陳毅副總理,副總參謀長陳賡大將、國防部長彭德懷等領(lǐng)導都接見了錢學森。
1956年1月30日,第二屆政協(xié)第二次會議增選錢學森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這時錢學森才剛剛回歸祖國3個月。2月1日晚上,毛主席宴請全國政協(xié)委員,特意把錢學森安排在自己右邊,還親自向大家介紹錢學森:“他是我們的工程控制論王,火箭王!”
毛主席還伸出五個手指頭,對錢學森說:“聽說美國人把你當成5個師!我看啊,你比5個師的力量大得多………”
周總理、劉少奇、朱德、葉劍英等領(lǐng)導人都先后接見了錢學森。后來毛主席更是多次接見并宴請錢學森,勉勵他為國防事業(yè)多做貢獻。
1959年,錢學森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并相繼當選為第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9年,錢學森當選為中國共產(chǎn)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并相繼當選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986年,錢學森被增選為政協(xié)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并相繼當選為政協(xié)第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錢學森1955年回國之后,中國科學院就按照教授一級工資,給錢學森每月335.8元人民幣。1957年起,錢學森每個月增加100元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津貼,另外,中國科學院每年年底還會給錢學森500元的獎金。
錢學森的收入雖然無法跟他在美國的工資相比,但是和普通人相比,他的工資已經(jīng)是很高了,當時普通工人的月工作在32至140元之間。
錢學森姓錢不要錢 。1959年、1961年錢學森兩次獲得稿費分別為3700元、11568元,他全部捐獻給中國科技大學;蘇聯(lián)在1957年給他的禮金折合人民幣14700元,他也全部捐獻。
凡是錢學森和他人合寫的文章,錢學森總是把自己的稿費讓給合作者。1990年以前,錢學森和他人合作著作7部,他把自己應得的14238元,全部贈給合作者。
1960年初,周總理指示副總理聶榮臻和公安部長羅瑞卿,落實加強錢學森的保衛(wèi)工作。
聶榮臻和羅瑞卿商議之后,決定按“四副兩高”的待遇給錢學森配備警衛(wèi)秘書。“四副兩高”指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察院檢察長。
除了警衛(wèi)秘書24小時隨身警衛(wèi)錢學森之外,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是按照“四副兩高”的標準配備的,有秘書、學術(shù)秘書、管理員、炊事員、保姆、司機各一人。除了炊事員和保姆不是黨員外,其他工作人員全部都是黨員。
從1964年開始,錢學森身邊又多了一個專職化驗員。他的工作是專門化驗錢學森家的所有食品,錢家所有吃的、喝的食品,都必須經(jīng)過化驗沒有問題,才能食用或飲用。
在當時,配備專門的食品化驗員,不僅在中國科學家中絕無僅有,就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也沒有這個待遇。
這些都充分顯示了黨中央、毛主席對錢學森的高度重視和百般愛護。
以上就是錢學森同志歸國之后享受的各種待遇。其實按照錢學森同志對于中國航天和國防科技事業(yè)作出的巨大貢獻,我覺得他享受再高的待遇都是應該的。
朋友們,你們認可我的觀點嗎?歡迎留言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