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當今世界,魔鬼橫行已無正義可言,做為正義之神的普京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為了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做出同歸于盡的偉大創(chuàng)舉,舉全國之力,痛打烏克蘭這個落水狗,以此同時,也挖出了
當今世界,魔鬼橫行已無正義可言,做為正義之神的普京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為了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做出同歸于盡的偉大創(chuàng)舉,舉全國之力,痛打烏克蘭這個落水狗,以此同時,也挖出了危害整個全人類的新冠病毒的發(fā)源地,實際上就是向世界魔鬼美國及其走狗宣戰(zhàn),普京不光為了俄羅斯,也是為了世界的公平正義,這樣的偉大之人偉大的民族是個有正義感的國家都會做出明智之舉,所以印度力挺俄羅斯,正義只會遲到但它永遠不會缺席!普京偉大!普京萬歲!
我堅決支持普京,普京萬歲!
怎么看待俄羅斯和印度在12月將聯合舉行,“因陀羅”軍事演習呢?
俄羅斯東部軍區(qū)近日發(fā)布消息稱,俄羅斯空天軍計劃派出40多架飛機和直升機、約300名軍人參加今年12月在印度舉行的“因陀羅-2019”俄印聯合軍演。(9月19日《中國之聲國防時空》)
“因陀羅-2019”俄印聯合軍演是例行軍演。俄印“因陀羅”系列聯合演習從2003年就開始舉行,所以,今年的軍演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但考慮到當下的情況,特別是俄羅斯和印度都是大國,兩個大國的聯合軍演自然引起世界關注。
俄印“因陀羅”軍演,規(guī)模都不是很大,在兩國輪流舉行,開始是單一軍種的軍演,現在發(fā)展了海陸空三軍演合軍演,主要是展示俄羅斯和印度密切的軍事裝備關系。眾所周知,俄羅斯是印度軍事裝備的主要供應者,印度70%以上的武器都從俄羅斯購買;而且印度是全世界采購軍火數一數二的國家,包括俄羅斯在內,很多國家都希望占領印度這個市場。俄印“因陀羅”軍演除了密切兩國的軍事裝備關系,也將密切兩國的軍事、經濟、外交、科技等各方面的關系。
由于印度武器主要來自俄羅斯,印度如何正確使用俄羅斯武器,也是兩國軍演的重要內容。印度如果不會使用或者使用不好俄羅斯武器,再好的武器也不能發(fā)揮作用;既然俄羅斯將武器賣給了印度,當然有義務教會印度如何使用武器。所以,俄印“因陀羅”軍演,其實也是“師傅帶徒弟”的關系。之所以軍演規(guī)模不是很大,參演人數不多而武器很多,都是這個原因,說明軍事裝備合作一直是俄印軍事合作的重要基礎。
當然,兩國舉行軍演肯定有戰(zhàn)略考慮。作為俄羅斯而言,一方面,不能丟掉印度這個傳統(tǒng)的軍火購買大國,目前美國企圖搶占這個市場,俄羅斯必須爭奪和保住這個市場,至少不能流失過多;另一方面,通過與印度的聯合軍演,除了展示俄羅斯先進的軍事裝備,還可以展示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展現俄羅斯軍隊的戰(zhàn)斗民族風格,提高俄羅斯的世界影響力和威懾力。作為印度而言,既要購買俄羅斯的武器,也要購買美國、法國、以色列等國家的武器,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同時,克什米爾地區(qū)目前情況復雜,印度要實現大國夢,必須解決克什米爾地區(qū)問題,與俄羅斯開展聯合軍演,顯然有震懾對手的考慮。
不過,軍演就是軍演,畢竟不是實戰(zhàn),而且俄印“因陀羅”軍演也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搞,過度解讀確實沒有必要。像美國、日本等心術不正的國家,如果硬要認為軍演是針對自己或者他人,完全是自作多情、自尋煩惱、自我打臉。
美國為什么經常組織印度、日本、韓國進行軍事演習?
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有著美國特色的問題。
事實上不僅是印度、日本和韓國,像菲律賓這樣的國家美國也沒有落下,甚至包括我們也未能免俗,真正實現了“一視同仁”。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靜夜史認為應該從兩個層面進行理解,一是美國為何喜歡演習?二是總喜歡找日韓和印度等國家演習?
要知道,演習雖然不是打仗,但也是相當燒錢的。相比于炮火連天的演習,演習無疑相對省錢,但美國似乎很摳門。
以特朗普之前心心念念的華盛頓閱兵為例,特朗普一聽預算需要3000萬美元,就尷尬地表示還不如把錢省下來研發(fā)戰(zhàn)斗機。而實際情況是,最終因預算攀升到9200萬美元而不了了之。
但美國是什么角色呀,一個堂堂的超級大國怎么可能沒有錢,多印點美元它不香嗎?但美國閱兵始終是“剃頭的挑子——一頭熱”,雖然特朗普一再表示想過一把君臨天下的癮,但美國國會就是不批,讓特朗普這個名義上的三軍統(tǒng)帥非常尷尬。
這種情況的出現,倒也不是說美國高層不想鋪張浪費,實在是“大力士繡花——力不從心”,畢竟美國50個州都有較大的自主權,聯邦政府更像是管家而不是家長,所以如果50個州不配合,那么特朗普是無能為力的。
但美國在閱兵上舍不得花錢,并不代表美國真的沒錢,有意思的是,相比于相對省錢的閱兵,美國似乎更喜歡軍事演習。
軍事演習,指的是在想定情況誘導下進行的作戰(zhàn)指揮和行動的演練,是部隊在完成理論學習和基礎訓練之后實施的,近似實戰(zhàn)的綜合性訓練,是軍事訓練的高級階段。
而對于超級大國美國而言,這是對外秀肌肉的重要手段,通過展示先進武器,美國得以在全球范圍內強化自己的影響力,讓其他國家更加噤若寒蟬,是真正的“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相比于俄羅斯通過閱兵方式的秀肌肉,美國接近于實戰(zhàn)的軍事演習無疑更加生動,而且能極大地強化美國的實戰(zhàn)能力。
而兩個以上軍種或兩支以上軍隊聯合進行的聯合軍事演習,內涵就十分豐富了。
因為軍事演習,本就是為美國的霸權主義服務,所以自然劍指美國霸權的最大威脅,也就是我們和俄羅斯。
所以作為我們周邊的國家,印度和日韓自然是美國重點拉攏的對象,通過所謂的聯合軍演,除了能夠增進雙方的友誼,錘煉和美國的默契程度,更保證他們身處賊船不掉隊。說白了,聯合軍演就是美國拉攏這些國家的重要手段。
當然,想要這些國家死心塌地,光有口號和精神大餅是不行的,畢竟它們雖然能力有限,但不是傻瓜。再者,軍事演習這么燒錢的項目,美國搞這么頻繁,也實在是沒有地方報銷。
所以,借助軍事演習展示武器的機會,美國也不失時機地兜售一下所謂的威脅論,為接下來的武器買賣創(chuàng)造條件。
所以,美國的軍事演習從來都不簡單。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地球內嘎達挺鬧心,美日印合伙欺負人!(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臺詞改編)要討論演習,就得區(qū)分其中的關系,現代化演習往往分為幾種:按照國際演習分類,會有非軍事類演習和軍事類演習兩種。
非軍事類演習基本可以理解為人道主義目的演習和非戰(zhàn)爭行為演習,包括人道主義救援、抗災救助、聯合反海盜等科目。這類演習多數都是增加雙方基層官兵和專業(yè)技術上的互相聯系。例如,美日就經常組織各種人道主義救助性演習,但是往往都會選擇第三國海上進行。這就是打著人道的幌子,干非人道的目的,不過,很少會引發(fā)敵對行為。
而軍事類演習,一般則會有研究性演習、示范性演習以及檢驗性演習。這類演習又會往往涵蓋在一個大的演習中,例如美日印的”馬拉巴爾“海上演習,最早其實就是上面說的人道主義救援演習。后來隨著日本的加入,開始變成三方聯合反潛作戰(zhàn)演習。對外展示編隊等科目,其實就是示范性的,多方聯合海上反潛演練就是研究性的,而美日、美印單獨進行海上、水下聯合對抗則屬于檢驗性的比較多。
明白了演習的性質,我們就可以推測為什么要進行聯合演習。如果是人道主義演習,無非就是增進雙方了解,方便意外情況下交流。比如中美也經常進行海上意外相遇聯合編隊演習,聽起來挺大,其實就是雙方在無線電里“聊天”,偶爾還打打旗語和燈光信號。軍事類演習就不一樣了,首先是看誰主導的,如果是美國主導的無疑戰(zhàn)略目標(大家都清楚),戰(zhàn)術目標就是盡可能磨合多方作戰(zhàn)力量,方便戰(zhàn)時進行聯合指揮和聯合作戰(zhàn)行動。
以上為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粗淺的認識和資訊整合,僅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