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2011年8月份,對于全國的軍事愛好者和世界上的軍事分析評論家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我國在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船體平臺上完成改建的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
2011年8月份,對于全國的軍事愛好者和世界上的軍事分析評論家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我國在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船體平臺上完成改建的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為稱呼方便,以下仍以瓦良格號稱呼之)的海試處女航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輿論振奮者有之,客觀分析者有之,毋庸諱言,妄自菲薄者亦有之;國外的評論,客觀分析者有之,中國威脅論有之,不屑一顧者亦有之??傊?,無論持何種觀點,瓦良格號在這個8月的關注度之無與倫比,是不能否認的。
這樣的關注度,全在于航空母艦這個特殊艦種,以及瓦良格號作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的客觀現實,終于從實質上印證了“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空母艦”的官方論斷。無論是作為作戰(zhàn)艦艇也好,作為訓練艦艇也好,瓦良格號都必將開拓中國海軍航空母艦部隊嶄新的航跡;以瓦良格號為起點,中國海軍將在未來編程自己的航空母艦作戰(zhàn)部隊。正是這一事實,使熱愛祖國的人們感到振奮,使敵對實力感到焦慮和不安。
就象長久以來瓦良格號在大連船廠的改造工程一直籠罩在虛虛實實的迷霧中一樣,在正式的消息公布之前,關于中國航空母艦,更多的只是目前無法證實的推測和分析。本文試圖從國家戰(zhàn)略、海軍建設和未來反侵略、反干涉戰(zhàn)爭需要的角度,對中國海軍航空母艦部隊在未來可能的編成、配備和使用做一粗淺探討。
裝備數量
首先是數量問題。這個問題常被國外一些不懷好意的評論拿來作為中國航空母艦沒有戰(zhàn)斗力、只是擺設的一個依據。的確,他們所言不無道理,在現實中,象俄羅斯、法國這樣的只有一艘航空母艦的國家(那些小國就不說了),其航空母艦部隊確實難以保持連續(xù)、一貫的戰(zhàn)斗力。在軍艦進廠維修保養(yǎng)或進行飛行訓練部署時,基本上無法承擔作戰(zhàn)任務。因而我們看到,象俄羅斯、法國等的海軍水面艦艇作戰(zhàn)編隊實際上不完全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編成的,他們所執(zhí)行的很多任務也不需要航空母艦,或者在需要時借用盟友的力量(美海軍航空母艦)。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如果想讓航空母艦部隊具有可以擔負作戰(zhàn)值班任務的實際能力,這樣的狀態(tài)肯定是不行的。也就是說,中國肯定需要裝備不止一艘航空母艦。環(huán)顧世界,如果第二艘“純國產”大甲板航空母艦服役,我們就幾乎擁有在規(guī)模上居世界第二的航空母艦部隊了。那么,我們到底需要多少艘這樣的軍艦呢?
我個人認為,對于目前的以對外和平交往為主流、軍事上采取防御性戰(zhàn)略、不以領土、意識形態(tài)和軍事擴張作為國策的國家戰(zhàn)略和相應的海軍軍事戰(zhàn)略而言,3至4艘大甲板航空母艦是海軍在本世紀上半葉、在不發(fā)生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或軍事沖突的前提下,航空母艦部隊規(guī)模的合理上限。提出這個上限有幾個考慮。首先,我們奉行的是防御性軍事戰(zhàn)略,不追求在全球范圍進行軍事擴張,不追求軍事力量的全球部署和全球到達,軍隊建設以足以保衛(wèi)國家領土、領海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抵御外來侵略和武裝干涉為目的,因此,不會也不應該陷入無度擴張軍事規(guī)模的泥潭;其次,航空母艦部隊是高科技、高成本、高投入的武裝力量,在足以維持戰(zhàn)斗力的前提下,國家必然對其規(guī)模進行限制,以防止軍備建設過度而拖累整體經濟發(fā)展(也就是要避免重蹈美蘇惡性軍備競賽拖累經濟的覆轍);第三,從維持航空母艦部隊的實際有效戰(zhàn)斗力角度考慮,3艘航空母艦是最低數量要求(1艘在廠維護和/或進行新裝備的改裝、試驗,1艘進行訓練和/或新戰(zhàn)法研究,1艘用于戰(zhàn)備值班,3艦以一定周期進行輪換),這樣能夠保證隨時可以出動至少1艘以應對突發(fā)事態(tài),而如果可以擁有4艘,則軍委可以選擇在兩個戰(zhàn)略方向上各部署1艘以做戰(zhàn)備值班,或者在必要時編成雙艦編隊以抗御外部威脅和挑釁。
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是在前蘇聯未建成的船體上改造而來。由于我國不具備航空母艦及相關設備(彈射機)的研制裝備經驗,在艦載機起飛方式上師法前蘇聯,采取的是滑躍起飛方式。固定翼艦載機的彈射和滑躍起飛方式的優(yōu)缺點歷來是海軍界爭論的焦點之一。目前來看,對于類似瓦良格號這樣的大型航空母艦而言,采用滑躍起飛方式弊大于利。因此,我認為,我軍未來的“純國產”航空母艦最終將采用彈射起飛方式。而采用這樣的起飛方式取決于相關設備的研制進展。按照我國軍工科研的傳統(tǒng),如果彈射機的技術開發(fā)能夠按照預期進度完成,第一艘“純國產”的航空母艦有可能成為彈射機的試驗艦,采取滑躍起飛和彈射起飛并用的方式(即在斜角甲板上布置一條彈射跑道,而在艦首保留類似瓦良格號那樣的滑躍起飛跑道)。當然,這僅是一個估計(我自己并不看好這樣的“混合起飛模式”的航空母艦)。
在航空母艦的動力方面,我預計第一艘“純國產”的航空母艦仍然會采用常規(guī)動力。而是否要使用核動力取決于我國大功率船用反應堆研制的技術進展(象早期的企業(yè)號那樣裝8個反應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采用核動力除了使軍艦具有幾乎是“無限”的續(xù)航力以外,更可以騰出大量的空間用于裝載航空燃料和彈藥,大大提高持續(xù)作戰(zhàn)能力;取消復雜的進氣道和排煙道還可以使船體和上層建筑的設計更加簡潔,收到的約束條件更少,有利于優(yōu)化艙室的布置,并有利于改善艦員的居住條件。因此,從技術角度看,核動力的采用是我國航空母艦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編隊配備
艦艇
接下來就是編隊的配備,這個問題包括編隊艦艇和航空兵部隊的組成。按照以往的經驗,對于航空母艦的主要威脅來自空襲,其次是水下潛艇的威脅;而當今海軍裝備科技的發(fā)展使這兩個主要的威脅有彼此不分的發(fā)展趨向(例如,用于打擊航空母艦的導彈有可能來自敵方的潛艇)。一支部隊要具有戰(zhàn)斗力,首先是要能在戰(zhàn)場上生存下來。對于中國海軍而言,基于十數年來的技術進步,一批國產新型艦艇的服役,水面艦艇部隊的防空能力相比過去而言有了質的提高。雖然由于軍事保密的原因,我們對于海軍新型驅護艦的具體防空作戰(zhàn)能力無從得知,但是就目前已知的信息分析,以052C(以及后續(xù)的改進型艦)和054A為代表的海軍新一代驅護艦在綜合防空作戰(zhàn)能力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應該不存在質的差距,在東亞大陸周邊水域,是有能力一戰(zhàn)的。目前的問題主要是相對于我們的需要而言,新型驅護艦(特別是具有抗飽和攻擊的區(qū)域防空能力的大型驅逐艦)的數量還是太少。
另一個問題是反潛。其實,對于海軍大國、強國而言,反潛是一個國家和海軍戰(zhàn)略高度上的問題(因為潛基核力量具有毀滅一個國家的戰(zhàn)略能力);而我國長期以來限于國力和軍力不濟,在戰(zhàn)略反潛方面基本是空白。航空母艦的服役,其實對于海軍的戰(zhàn)略反潛能力建設而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機遇。依靠航空母艦作戰(zhàn)編隊奪取大范圍內的制海制空權,能夠有效地壓縮敵潛艇的作戰(zhàn)部署范圍,從而顯著地減少敵潛基戰(zhàn)略和戰(zhàn)役/戰(zhàn)術武器對于我國經濟、政治和軍事目標的威脅,有效地掩護我軍的海上行動。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求我們要在戰(zhàn)略高度上重視反潛戰(zhàn),重視對于相關裝備的研制開發(fā)投入,在艦艇噪聲控制、水聲探測和水下攻擊武器方面緊密跟蹤世界先進水平,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力爭迅速縮短與先進海軍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差距。
在反潛戰(zhàn)裝備中,用于水面艦艇的各種先進聲納和直升機反潛裝備在我國的研究已經有多年時間,也形成了一批現役裝備。隨著航空母艦的服役,我認為應該借開發(fā)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機會,利用相同的機體研制一機兩型的艦載固定翼反潛機,作為航空反潛的核心裝備,從而能夠形成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反潛作戰(zhàn)體系,極大地擴展編隊驅潛的范圍和能力;而部署于水面艦艇上的反潛直升機則可以作為這一體系的補充。另外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反潛裝備是高性能的攻擊型核潛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核潛艇的綜合作戰(zhàn)能力仍然是常規(guī)潛艇所完全無法比擬的(哪怕是靜音型的、經過AIP改造的常規(guī)潛艇),核潛艇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的海軍中所具有的地位是常規(guī)潛艇不能替代的。為了在水下有效地對抗敵高性能核潛艇對于我國潛基戰(zhàn)略核力量和高價值海上目標(航空母艦,大型兩棲運輸/登陸艦艇,大型補給艦艇)的威脅,我國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在10到15年的時間內獲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攻擊型核潛艇是非常必要的。
飛機
在航空兵部隊的編成上,借鑒先進國家海軍的發(fā)展經驗,我認為,艦載機應該減少機型,采用在同樣機型基礎平臺上發(fā)展不同用途飛機的做法。這對于簡化后勤補給工作量和維修保養(yǎng)培訓方面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具體來說,除了發(fā)展多用途戰(zhàn)斗機、可以在必要時更換武器執(zhí)行攻擊任務外,還應該利用大型艦載戰(zhàn)斗機平臺發(fā)展空中編隊中必須的電子支援飛機,以及前述的利用相同的機體開發(fā)固定翼預警機和固定翼反潛機。
根據目前所透露的信息,處于三代機水平的殲15戰(zhàn)斗機的研制正在進行,我們可以相信它將是一種多用途的艦載戰(zhàn)斗機(不會僅僅局限于制空作戰(zhàn))。而作為前瞻性的考慮,我認為應該考慮在空軍四代機的研制中同步進行海軍艦載型號的開發(fā)。其主要考慮點在于,與未來10至15年我國周邊國家以及美國海軍可能獲得的陸基和艦載戰(zhàn)斗機相比,即使采用先進的航電設備,殲15依然不具備性能上的全面優(yōu)勢;而如果在某一戰(zhàn)役方向上獨立遂行作戰(zhàn)任務,則數量有限的艦載機要對敵形成優(yōu)勢,唯有在飛機性能上形成代差,才能在作戰(zhàn)體系的支持下有效地壓倒敵人。這個問題在今天的迫切性并沒有那么高,然而如果我們放眼10至15年后的狀況,則必須未雨綢繆。
關于艦載機的另一個發(fā)展趨勢,即無人艦載機也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在未來的??兆鲬?zhàn)體系中,由無人機代替/配合有人駕駛飛機執(zhí)行執(zhí)行部分任務的趨勢在今天愈加明顯。我們應該利用國內在無人機研究領域的技術進展,緊密跟蹤世界先進水平,著眼于未來10至15年,研制和裝備艦載無人機,用以執(zhí)行偵察、攻擊、預警、電子支援等多種任務。
部署使用
海軍目前的建制是三大艦隊,這個建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應該不會改變。中央已經明確,完成改造工作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將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按此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所有的中國航空母艦都將作為一種戰(zhàn)略力量,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如同戰(zhàn)略核潛艇一樣),包括其部署地點、戰(zhàn)備值班、訓練演習等都將直接聽命于中央軍委。在海軍三大艦隊的轄區(qū),都需要建設航空母艦??扛劭诤秃笄谥г兀岳诤娇漳概炘谖覈睾8鞯貐^(qū)的部署。北方的大連船廠和華東地區(qū)(上海)船廠都應該具備航空母艦的生產能力,以提高建造能力,并分散生產基地面臨的潛在風險;華南地區(qū)(廣東)的船廠應該至少具備航空母艦的大修和維護能力,以利于航空母艦在南海地區(qū)的部署和使用。
在使用上,由于北海艦隊的轄區(qū)比較狹小,且處于我軍陸基航空兵和海岸防御炮兵(導彈)部隊的有效掩護范圍之內,故而比較適合進行新型裝備的海上試驗,以及新飛行員、新艦艇和新訓編隊的培訓和演練;東海艦隊轄區(qū)直接面對美國及其亞太地區(qū)盟友的陸基和?;鲬?zhàn)力量對我國本土的海上軍事威脅,南海艦隊轄區(qū)內海域廣闊,且面臨與周邊諸多鄰國的海上爭端,因此西太平洋及其周邊海域將是我軍航空母艦部隊主要的日常訓練和作戰(zhàn)值班區(qū)域。
由于航空母艦的部署和使用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還可能會給海軍帶來采用行政管理和作戰(zhàn)指揮二元體系的機會,即(編隊)各艦及各航空兵部隊平時隸屬于不同的艦隊,而組成編隊時統(tǒng)一由軍委(應該通過海司下達命令)確定的指揮員進行指揮,按照軍委的意圖采取行動。這個做法有點兒類似于美國海軍采用的部隊行政管理和作戰(zhàn)指揮分開的方式,是否適合于我軍還要看實踐的效果。
除了深入學習戰(zhàn)爭策略,現在的美國軍方還配備了無人駕駛汽車,他們正在努力掌握一些尖端的技術,像人工智能“殺手級機器人”。憑借著這些尖端科技,五角大樓也許能完勝接下來的一切戰(zhàn)爭。
布魯金斯學會最近采訪了美國空軍上將兼參謀長聯席會副主席保羅·塞爾瓦,并向他詢問了未來軍事力量的發(fā)展趨勢。
美國軍方與科技公司展開合作,提高使用計算的能力和大數據來幫助完成軍事決策。
計算機在軍事方面可以有效幫助五角大樓全面掌控整個戰(zhàn)爭的各項數據,還可以對戰(zhàn)爭的勝算做出有效預測。
深入研究人工智能,但這也把美國推倒了一個道德倫理的風口浪尖上。
塞爾瓦上將表示,智能機器人可以幫助軍方領導人制定作戰(zhàn)計劃,擁有武器的智能機器人還能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任務,例如空中無人機使用智能瞄準擊殺敵方戰(zhàn)斗人員。
“這是一場激烈的爭論,我們作為人類需要有到的底線,如何處理好這個度比較難。”他說。
掌握人工智能技術也有益于高級機器人,部分軍隊已經在這領域投入巨資。
在過去的十年里已經看到了一場無人駕駛飛機技術的革命,其實軍方也一直在研究水路兩棲作戰(zhàn)車。
五角大樓甚至在試驗水陸兩棲機器人,他們已經開發(fā)出無人駕駛船來完成各種任務,從艦隊監(jiān)視到接近防御,以降低船員水手的風險。國防部長 Ash Carter說。
冷戰(zhàn)時期已經過去,但核彈數量仍在增加。塞爾瓦上將說:“我不認為現在應該夸大核企業(yè)措施的重要性。”
條約雖然減少了世界各地的核庫存量,那剩下的老化核彈要么正在修復要么得到輕微的升級。一些專家警告說,這將引發(fā)新的軍備競賽。
隨著一瞬間的爆炸,在巨大聲響及水花中,新墨西哥州的桑迪亞實驗室成功實現了模擬B61-12核彈前端組件中硬件的沖擊試驗。
何人掌握核武器的國家都是為了增強防御能力。
美國已經有導彈防御系統(tǒng)。但熱帶雨林設想要更好的系統(tǒng),可以使用激光武器。
美國海軍正在研究超高速武器——電磁軌道炮,彈頭速度可達7倍音速。
最重要的就是軍事領導人可以直接操作,掌握指揮操作權限。
塞維爾上將說:更更重要的是確??偨y(tǒng)是唯一掌握核武器發(fā)射權力的人。我們通過堅實的C&C網絡,來抵御黑客入侵。
地中海(2003年3月20日——一個空軍戰(zhàn)術主任(TAO)在美國海軍哈里·S·杜魯門號(CVN 75)航空母艦戰(zhàn)指揮中心(CDC),在那里他掌控著航母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