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烏克蘭將吞下多年來一直試圖通過天然氣要挾歐俄的苦果,并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歐洲一直是貧能源經濟體,俄羅斯自冷戰(zhàn)時期開始就向歐洲地區(qū)提供天然氣。而在北溪、南溪管道沒有
烏克蘭將吞下多年來一直試圖通過天然氣要挾歐俄的苦果,并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歐洲一直是貧能源經濟體,俄羅斯自冷戰(zhàn)時期開始就向歐洲地區(qū)提供天然氣。而在北溪、南溪管道沒有建成之前,只有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管道兩條線通往歐洲。
在蘇聯(lián)期間烏克蘭是加盟共和國之一,矛盾還不明顯,但是蘇聯(lián)解體后俄烏各為獨立主權國家后矛盾就開始突出,而烏克蘭自然而言的開始收取30億天然氣過境費作為財政收入的一種。由于俄強烏弱,所以天然氣過境問題經常被烏克蘭拿來作為要挾歐俄的籌碼。
在2006年和2009年,由于俄烏兩國在天然氣供應價格和過境運輸費率方面存在爭議,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兩度被中斷,歐洲人跟著也就被斷了供氣而叫苦不迭。
烏克蘭這樣搞弄得歐俄雙方都很煩,俄羅斯寄希望與拓展對歐貿易改善經濟,歐洲也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于是繞開烏克蘭的“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線路在雙方的撮合下應運而生,并與2011年落成。
這個管道建成僅1年俄歐雙方就達成協(xié)議,以超過滿負荷10%,既1.647億方/天的供氣量向歐洲供氣,可見雙方對于不想某國當中間商賺差價。
單單一個北溪1號的建成,就讓烏克蘭少賺了10億過境費。如果2號和途徑土耳其的“南溪”管道項目再建成,俄羅斯就完全有能力繞開烏克蘭直接向歐洲供氣。
這不但意味著烏克蘭30億的過境費打了水漂,而且也沒有辦法再拿天然氣過境的問題要挾歐俄,因為失去話語權徹底淪為弱勢一方。更悲催的是,烏克蘭還不得不花更高的價錢從其他歐洲國家購買二手俄羅斯天然氣。
而且對于澤林斯基來說,還將面臨來自議會的更多考驗。
雖然北溪2號和途徑土耳其的“南溪”項目還沒有投入運營,但在澤林斯基任期投產已經是大概率事件。在目前同議會和寡頭政治不對付的情況下,勢必會遭到議會的施壓,未來澤林斯基執(zhí)政將面臨更大困境。
烏克蘭在全面放棄核武器的時候,就其實已經退出了大國競爭的舞臺,單憑能源問題想要挾歐俄還是嫩了一點,一旦俄羅斯停止對烏供氣,烏克蘭反制的手段很有限,而其自身也將吞下多年來要挾歐俄的苦果。
分享專業(yè)知識,奉獻原創(chuàng)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北溪2號線對俄羅斯和歐洲來說,意義重大。從目前的情況看,那些反對修建該路線的人顯然是缺乏深謀遠慮的。至少可以這樣講,現(xiàn)在歐洲領袖里,只有普京和默克爾是明白人。北溪2號管線關系到俄羅斯和歐洲的未來,俄羅斯有沒有出路,其實也關系到歐洲的命運。歐洲除了英國,普遍缺乏油氣資源,而英國的北海油田也儲量有限。美國和俄羅斯都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現(xiàn)在是競爭對手的關系。烏克蘭的突然發(fā)難,其實一方面為自己,它想拿住對付俄羅斯的底牌,另一方面,是為了配合美國。下一段再仔細分析。
為什么說這條線對歐洲意義重大,原因是歐洲的很多軍事和防務,已經被美國人控制住了。自從二戰(zhàn)爆發(fā)后,歐洲被打成殘垣斷壁,歐洲國家時刻處于蘇聯(lián)的威脅之下。當時的蘇聯(lián),軍力非常強大,幾萬輛坦克,400多萬軍隊。西歐為了自保,就投靠美國,形成了北約對抗華約的情況。美國借機在歐洲大量駐軍,有30%的戰(zhàn)術核武器布置到了歐洲,特別是德國。歐洲很多國家已經漸漸的喪失了自主發(fā)展軍工技術的積極性,依賴上美國了。
現(xiàn)在美國打算再用油氣資源控制住歐洲,引起了歐洲很多國家的警惕。歐洲也需要考慮歐洲的未來,如果停止從俄羅斯購天然氣,俄羅斯經濟會陷入巨大的危險,而歐洲人的民生也卡在了美國的手里。
烏克蘭之所以出手,一方面是油氣管道不從烏克蘭過,它每年少收30億美元的過路費。但這個錢只是烏克蘭的經濟總值的2%,真的沒了,也不要緊。但沒了管線,烏克蘭沒辦法卡住俄羅斯的經濟命脈,沒了對付俄羅斯的底牌。
再加上烏克蘭已經倒向了美國,自然要聽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