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阿拉伯版北約在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一個類似的,那就是巴格達條約組織,也就是中央條約組織。
這個成立于冷戰(zhàn)時期的軍事合作組織遠遠沒有達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高度,很快就消失在中
阿拉伯版北約在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一個類似的,那就是巴格達條約組織,也就是中央條約組織。
這個成立于冷戰(zhàn)時期的軍事合作組織遠遠沒有達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高度,很快就消失在中東的地緣政治漩渦當中了,原因在于美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拼湊的中央條約組織是美國牽頭鼓動部分中東國家聯(lián)合反蘇,而蘇聯(lián)并不是這些國家共同的外部威脅,中央條約組織成員國內(nèi)部矛盾重重,和美國的中東首要伙伴以色列又關系復雜,因此未能形成合力,最終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宣告解散。
蓬佩奧中東快閃,同樣無法為其穿梭訪問的阿拉伯國家找到一個共同的敵人,更無法讓他們在這個假設的共同敵人的威脅下團結一致形成軍事聯(lián)盟。不僅如此,美國近年來在中東問題上的反復無常態(tài)度猶豫也會讓美國潛在和現(xiàn)實中的阿拉伯盟友信心不足,不敢或不愿意在安全上更加緊密地追隨美國。既沒有對共同敵人的恐懼,也沒有對盟主的信任,北約這樣的組織在中東顯然是無法建立的。
幾率很大,因為促成阿拉伯版北約一直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后持續(xù)推進的。當然,蓬佩奧這次訪問中東9國,主要是為特朗普擦屁股。特朗普宣布從敘利亞撤軍的決定,在中東地區(qū)引起了巨大的地緣反應和政治影響。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中東阿拉伯版北約究竟是怎么回事?
早在2017年5月份,特朗普訪問沙特時就提及美國在中東新戰(zhàn)略時,就提出了阿拉伯國家組建一個軍事組織的構想,以應對伊朗在地區(qū)不斷擴大的地區(qū)影響力。
到了今年8月份,該構想更加具體化,既由沙特牽頭,在海灣六國間建立一個正式的軍事組織。
在之后,美國國防部長甚至把海灣國家軍方掌門人全部召集到了美國開會,促進該阿拉伯軍事組織的建立進程。
實際上除了海灣六國外,該組織暫時潛在的成員還有約旦和埃及。
實際上該組織建立的基礎早已經(jīng)建成,并且開始運營了好幾年。早在2015年,沙特就帶頭組建了伊斯蘭軍事反恐聯(lián)盟,并在該聯(lián)盟機制下開展了對也門的軍事行動。該軍事聯(lián)盟有41個成員國,有定期會晤機制。
特朗普的計劃是,打造一支中東本土的美國盟友軍事組織,該組織將接替美國站在遏制伊朗的第一線。這和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削減美軍在中東軍事力量,軍事投入是一脈相承的。
除此之外,美國對該阿拉伯版北約的最高期待是,形成中東版北約,什么意思,就是除了阿拉伯國家外,將以色列也拉入該軍事組織,形成美國在中東本土的一個巨大的軍事力量。
這支力量將幫助美國遏制伊朗、制衡土耳其、壓縮俄羅斯的影響力,進而促使中東重新返回美國主導的秩序之中。
美國的如意算盤打的響亮,但實際上各國都嘴上答應的爽快,實際上不來動作?為何會如此呢,因為以沙特為首的各方都不傻,美國此舉是準備把他們推上一線,不僅將會花費更多的錢,還要面臨和俄羅斯的對抗。中東遜尼派這些國家早就習慣了交錢讓美國保障安全的舒服日子,讓他們上場打頭陣,誰也往回縮。
但目前局勢的變化或將促使這一局面改變,一則美國已經(jīng)開始從敘利亞撤軍,這意味著伊朗在敘利亞的擴張將失去了有效的遏制。亦如在也門局勢上一樣,沙特等國不作為,伊朗勢力將席卷整個也門國家。
除此之外,沙特欠特朗普政府一個人情,這就是卡蘇吉案件中美國對沙特的支持,一旦當時美國對該事件窮追猛打,沙特王儲恐怕就得下臺了。所以在組建阿拉伯版北約這件事上,沙特恐怕會為美國讓步。
其三就是,沙特和土耳其的矛盾已經(jīng)公開化。雙方之間更多的實際上就是遜尼派霸主的爭奪。最為阿拉伯遜尼派霸主,沙特也需要直接組建一個遜尼派軍事聯(lián)盟,遏制土耳其的崛起和遜尼派世界內(nèi)對沙特的挖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