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五嶺逶迤騰細浪是指紅軍長征出發(fā)時突破敵人的四道封鎖線,其中尤以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zhàn)役最為兇險,此役是在左傾錯誤路線的指揮下進行的,使紅軍蒙受了重大損失,由出發(fā)的8萬6
五嶺逶迤騰細浪是指紅軍長征出發(fā)時突破敵人的四道封鎖線,其中尤以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zhàn)役最為兇險,此役是在左傾錯誤路線的指揮下進行的,使紅軍蒙受了重大損失,由出發(fā)的8萬6千人銳減至3萬。
烏蒙磅礴走泥丸是指突破烏江戰(zhàn)役,此役是紅軍采納了毛澤東的建議,放棄去湘西與二、六軍團會合的預定計劃,轉兵貴州,遇到的第一道險阻便是烏江,紅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趁雨夜突破烏江防線,擺脫了追兵。
紅軍長征的原因、時間、途徑地、主要事件和歷史意義是什么?
原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zhàn)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jù)地,進行長征。
時間: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
部分重點途徑地:瑞金→烏江→遵義→赤水→金沙江→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陜北吳起→甘肅會寧。
主要事件:強渡烏江→占領遵義→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陜北吳起會師→甘肅會寧會師。
歷史意義: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它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xiàn)。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