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個男人,一個是丈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岳霖。望采納
謝邀 不太關注三角戀
只聽說過徐志摩陸小曼林徽因梁思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個男人,一個是丈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岳霖。望采納
謝邀 不太關注三角戀
只聽說過徐志摩陸小曼林徽因梁思成。結(jié)局不同但是他們都找到了對的人
近代廣州有哪些名人?
近代廣州的名人有:洪秀全,民族英雄鄧世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朱執(zhí)信,許崇智、許崇清兄弟,魯迅的夫人許廣平,音樂家冼星海,婦女運動領袖何香凝,嶺南畫派大師高劍父、趙少昂、林墉。
胡漢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幼名胡衍鸛,后改名胡衍鴻,字展堂,晚號不匱室主,漢民是他在《民報》上發(fā)表文章時所用的筆名。出生于廣東番禺,祖籍江西吉安。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中國國民黨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月12日突發(fā)腦溢血病逝,享年57歲。
許崇智(1886—1965),字汝為,廣東番禺人,系廣州高第街(今廣州市北京路一帶)“許氏”之后,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1906年加入同盟會。1903年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留日士官生第三期步科。曾經(jīng)與蔣介石是拜把兄弟。1911年11月,參與福州起義,任起義軍前敵總指揮。1912年,福建第一師改編為陸軍第十四師,許崇智任師長,后任福建北伐軍總司令。1916年任中華革命黨軍務部長。
潘達微(1881—1929),廣東番禺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出生于一個武官家庭,自幼喜好丹青。1905年8月,潘達微在東京參加孫中山組建的中國同盟會,成為中國同盟會香港分會及南方支部的中堅分子,積極動員一批省港人士加入中國同盟會,還與妻子陳瑋莊一起為中國同盟會的革命活動奔走出力,為中國同盟會策動廣州起義竭盡全力,多次喬裝設計,以祝壽送禮或新娘歸寧等方式瞞過清廷耳目,為廣州起義運輸槍械彈藥及物資支援起義。
張元濟(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享年91歲),男,字菊生,號筱齋,浙江海鹽人。出生于名門望族,書香世家。清末中進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總理事務衙門任章京。1902年,張元濟進入商務印書館歷任編譯所所長、經(jīng)理、監(jiān)理、董事長等職。解放后,擔任上海文史館館長,繼任商務印書館董事長。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2歲。
朱執(zhí)信(1885—1920年),原名大符,字執(zhí)信,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思想家。漢族,祖籍浙江蕭山,1885年10月12日生于廣東番禺(現(xiàn)廣州市越秀區(qū)豪賢街)。父啟連,是當?shù)赜忻麑W者,精通琴律,人稱“琴王”,曾任張之洞幕僚。1904年官費留學日本,結(jié)識孫中山、廖仲愷等革命黨人。1905年8月,他被選為中國同盟會評議部議員兼書記。先后擔任過《民報》、《建設》等刊物的編輯,從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理論宣傳工作。1920年9月21日,他在虎門被桂系軍閥殺害。
商承祚(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字錫永,號駑剛、蠖公、契齋,廣東番禺人,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金石篆刻家、書法家。出身書香仕宦之家,早年從羅振玉選研甲骨文字。曾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有《殷虛文字類編》、《商承祚篆隸冊》行世。
吳大猷(1907.9.29-2000.3.4),筆名洪道、學立,廣東高要人,出生于廣州府番禺縣,著名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物理學之父。1933年(中華民國二十二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1939年獲中央研究院丁文江獎金,1948年被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83年11月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吳大猷畢生獻身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yè),為中國科學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世界物理學界享有盛譽。在原子和分子的一般理論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兩項研究為后來的工作開辟了道路,一項是關于重原子f態(tài)的計算,另一項是閉殼層電子激發(fā)態(tài)的計算。
陳樹人(1884—1948),廣東番禺人,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畫家。早年隨其岳父居廉學畫。東渡日本求學,先后畢業(yè)于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京都美術學校繪畫科及東京國立大學文學系。歸國后與高劍父、高奇峰開創(chuàng)嶺南畫派,被稱為 “嶺南三杰”。1917年受孫中山委任為中華革命黨美洲加拿大總支部部長,回國后歷任中國國民黨黨務部長、廣東省政務廳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等要職。從政之余,仍不忘繪畫,以其山水、花鳥、走獸,著稱于時。1948年因病逝世。
高奇峰(1889—1933),晚清畫家,名嵡,字奇峰,以字行,廣東番禺(今廣州)人。留學日本,同盟會員,與兄高劍父、陳樹人畫脈相連,畫技相高,有“二高一陳”、“嶺南三杰”、“嶺南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等盛譽。其人品高潔,“發(fā)揚真藝,領袖藝壇”(徐悲鴻)。畫海橫舟,劈波至勇,不薄墓碑“畫圣高奇峰之墓”(林森書題)中民國“畫圣”之名,時光如梭,頌聲日高。 高奇峰的代表作品有《海鷹》、《白馬》、《雄獅》、《怒獅》、《虎嘯》、《孤猿啼雪》、《山高水長》等。出版有《高奇峰先生遺畫集》。
潘文治(1882—1949),廣東番禺人,民國時期海軍中將。早年考入廣東黃埔水師學堂,1917年加入中華革命黨。1922年6月陳炯明炮轟總統(tǒng)府,孫中山被迫避難。在避難過程中,孫中山首登的艦艇就是以潘文治為艦長的楚豫艦。當時,潘文治聞陳炯明叛變后,急速前來海珠接應,從小艇中將孫中山接上楚豫艦,孫中山當晚在該艦安宿一夜。翌日,為確保安全,孫中山由潘文治護駕,改登較大的永豐艦。在最困難的時刻,潘文治在孫中山統(tǒng)率下指揮全艦官兵與叛軍進行戰(zhàn)斗,堅持了50個日夜,其保護辛亥革命果實之功實不可沒。1949年潘文治因病逝世。
許崇清(1888—1969),出生于廣州,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許崇智堂弟。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參加起草《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歷任國民政府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廣東省教育廳廳長,中山大學校長。1949年后,許崇清歷任廣東省副省長、中山大學校長、全國政協(xié)常委。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崇清受到?jīng)_擊,幾次被批斗,在1969年一次被批斗后回家途中摔倒,因心臟病發(fā)作逝世。
許廣平(1898~1968),筆名景宋,廣東番禺人,魯迅的第二任妻子。1917年就讀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預科,擔任天津愛國同志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并在周恩來領導下參加了“五四運動”。1932年12月,與魯迅的通信集《兩地書》編輯出版。1949年后歷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xié)常委、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民主促進會副主席、全國文聯(lián)主席團委員等職務。1968年3月,受“四人幫”逼害,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