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北航 青千》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985大學講師需要什么條件
2、全國排名靠前的大學有哪些?
3、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北航 青千》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985大學講師需要什么條件
要想去985高校當老師,這就要看你是說講師、副教授還是教授了。
講師現(xiàn)在正在逐漸取消,取代為師資博后、博后、或者各類特聘/特任/青年xx
博士畢業(yè)申副教授、教授屬于破格,需要走人才引進項目。所以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參考各個學校的政策了。且這里面還分為帶編制與無編制非升即走的考核制,并且正在向非升即走制過渡。
注意:很多單位夸大了人才引進政策的要求,故意設置高門檻,略低于要求仍然可以一試。比方某校要求有海外經歷,但是你沒有,其他都達標,變相看你有年齡優(yōu)勢。或者你文章差一些,但是你海外經歷好。
根據(jù)你的條件:
博士在讀期間發(fā)表一篇一作Nature Nanotechnology或者三篇一作Advanced Materials,畢業(yè)后能進985高校當老師嗎(滿足上面兩個條件中的一個),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或者北京理工大學?(我是做納米纖維材料方向的)
即使材料領域,能做出這樣的成果也非常不容易,初步判斷副教授有希望。
需要具體補充的信息為:博士就讀院校、導師、本科就讀院校、獲得獎項情況、家庭背景等其他因素,才能綜合確認結果。文章水平只能占到影響因素的50%,甚至還不到。如果有一篇正刊應該可以橫著走了。
有其他答主說青千,這個選項是不可能的,青千有海外博士強制3年海外工作經歷,非博士在讀階段,即至少做一站博后才行。土博需要5年海外工作經歷,即至少兩站博后。如果題主有意向可以朝著努力。
單位一直在招人,我也幫著把把關,政策我非常清楚?,F(xiàn)在青千定位是給海外博士的,制度也比幾年前規(guī)范了。優(yōu)青才是給土博的,四青平等只能申請一個,原先可以申完青千申優(yōu)青,已經沒有可能了。申請青千海外博士原則上是要求三年工作經歷,可以破格放寬,土博如果也想申請青千,需要五年。這是文件里寫得很清楚的:
可以看到制度是一直在變化的,千萬別拿過去的制度說未來的事,過去無序化慢慢都變得比較有序。
很多人對研究所了解太少了,實際上科學院研究所論行政級別(廳級)是比985的學院(處級)要高一整級,而規(guī)模要遠小于學院。一個1000人左右規(guī)模的研究所與5000-6000人左右規(guī)模的學院比,擁有著更多的行政資源,更少的人,人均的資源是不言而喻的。(這是一個很公平的比較,你不可能拿綜合性大學與一個研究所比,你只能拿大學里的學院與研究所比,這樣才同方向)比較看,我覺得博士畢業(yè)選擇去研究所也很不錯
全國排名靠前的大學有哪些?
隨著國內老牌的985大學陸陸續(xù)續(xù)公布“雙一流”時間表,我對一個問題越來越感興趣。到底哪些大學是排名前十的大學?但這個問題是很糾結的,百爪擾心、瞻前顧后,也列不出來令人信服的排名前十的大學名單。那么,雙一流時間表會不會導致現(xiàn)在大學格局重新洗牌?
能進入排名前十的大學,肯定是之前的一批老牌985大學。中國高校自1952年院系大調整之后,元氣至今沒有恢復過來,隨著本世紀初的高校合并之風,這十幾年的高校大發(fā)展,的確有一批大學開始進入高速發(fā)展時期。例如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
但國內同級別的高校,尤其是辦學實力相當?shù)拇髮W梯度不明顯,難分伯仲。如果說北京大學排名第一,馬路對面的清華大學肯定不干;說清華大學排名第一,北京大學也不會承認。在高校領域,一直有一個笑話,中國有兩所大學并列第一,即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第一名和第二名無法區(qū)分,第三和第四就容易區(qū)分了?有個段子說,中國有6所排名第三的大學,分別是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實際上,網上有很多版本不一的排名前十的大學,前幾所大致雷同,尤其是第八,九、十名,差別很大。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后,似乎讓大學了一個相對客觀的梯度。衡量一個大學的辦學實力,是很復雜的。如果用院士的數(shù)量作為標準之一,中國人民大學顯然是最吃虧的。除了院士,還有長江、百人、千人、萬人、青千、杰青等諸多人才計劃。有很多學科評估的數(shù)據(jù),雖然學科評估詳細數(shù)據(jù)沒有對外公布,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述此次評估名列第16名,多少看出此次學科評估的端倪。大學各種評估數(shù)據(jù)其實是有一個相對客觀的排行的。
這段時間,老牌的985大學陸陸續(xù)續(xù)公布“雙一流”時間表,其實這個時間表是有講究的。各個大學的進度不同,例如有的大學公布說2020年進入一流大學行列,2030年進入一流大學前列,2050年前后成為世界頂尖大學。世界一流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如何來解讀?比如進入世界一流,意味進入世界一流大學排名前200名?一流大學前列是意味進入排名前100?世界頂尖大學意味進入世界一流大學排名前10?
雙一流時間表會不會導致現(xiàn)在大學格局重新洗牌?很有可能的。北航說到2020進入國內高校領跑梯隊,這個更抽象,什么叫領跑梯隊?意味北航到2020年從目前排名第16名,進入第10名。
以北京為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排名很靠前。老牌的軍工高校北京理工大學這十年如同正在消瘦的駱駝,發(fā)展緩慢,不知道從北航空降過去的新校長能不能讓這所停滯不前的高校注入活力。與此相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論人才引進、學科建設還是科研成就,這十年發(fā)展驚人。北理工被北航甩出一條街了。
由于現(xiàn)在各種排名版本不一,我選擇了三個版本,排名第十的大學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航要是進入前十,首先得把這三所大學PK掉。世界一流大學有一個顯著的學科特征,即理、工、醫(yī)、文,北航這幾年一直開展醫(yī)學學科建設,效果顯著。中國人民大學沒有醫(yī)學,說明北航的直接競爭對手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怎么樣?
兩個字很強。
老牌專業(yè)了,基本上,國內前三水平,今年的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的ESI排名,在全球排到了26位,除去前面的研究機構,我記得在全世界高校中排名是11還是13位(浙大的前一位是哈佛),實力可見一斑。
尤其是張澤院士帶領的電鏡中心,擁有n多千人,青千,幾臺全國都不多的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實力確實雄厚。
推薦攻讀。(當然能去清華還是去清華的好)
關于《北航 青千》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