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為我國航天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的功臣有姚桐斌、錢學森、聶海勝、楊利偉、湯洪波等。
1、姚桐斌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蘇省無錫市人,冶金學、航天材料專家、火箭材
為我國航天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的功臣有姚桐斌、錢學森、聶海勝、楊利偉、湯洪波等。
1、姚桐斌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蘇省無錫市人,冶金學、航天材料專家、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姚桐斌是中國航天材料與工藝技術的奠基者,優(yōu)秀的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藝專家和技術領路人,一直從事導彈與航天的材料、工藝技術的組織領導、研究和試驗工作。對現代冶金學有關金屬和合金粘性、流動性的研究卓有成績。
2、錢學森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漢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氣動力學家、系統科學家,工程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吳越王錢镠第33世孫。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于核火箭的設想。
3、聶海勝
聶海勝,男,漢族,籍貫湖北棗陽,中共黨員,博士學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于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F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專業(yè)技術少將軍銜。
4、楊利偉
楊利偉,男,漢族,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F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yè)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5、湯洪波
湯洪波,男,漢族,1975年10月出生,籍貫湖南湘潭,中共黨員,碩士學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大隊長,安全飛行1159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F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
2016年5月,入選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
2021年6月17日,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
費俊龍,男,漢族,江蘇昆山人,黨員,大學文化。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副師職,上校軍銜。曾任空軍某飛行學院飛行技術檢查員,飛過殲教五等機型,安全飛行179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huán)境適應性、專業(yè)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yè)技術綜合考核。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聶海勝,男,漢族,湖北棗陽人,黨員,大學文化。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副師職,上校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huán)境適應性、專業(yè)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yè)技術綜合考核。曾入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翟志剛,男,漢族,黑龍江龍江縣人,黨員,大學文化、雙學士。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正團職,上校軍銜。曾任空軍試訓中心某團飛行教員,飛過殲七、殲八等機型,安全飛行950小時,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huán)境適應性、專業(yè)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yè)技術綜合考核。曾入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航天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全文65熱心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