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世界上第一個王牌飛行員是法國人,名叫羅蘭?加羅斯。
加羅斯是20世紀初法國空軍的一位著名的特技飛行員。他自幼熱愛飛行事業(yè),參加空軍后,他渴望能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他
世界上第一個王牌飛行員是法國人,名叫羅蘭?加羅斯。
加羅斯是20世紀初法國空軍的一位著名的特技飛行員。他自幼熱愛飛行事業(yè),參加空軍后,他渴望能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他預測到殲擊機的未來取決于沿飛機縱軸發(fā)射的固定式機槍,但當時他的這一獨到見解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他多次請求在他那架莫拉納?索爾尼埃L型傘型單翼機上安裝偏導板,并在飛機的螺旋槳后面安裝上一挺機槍。請求終于如愿,他焦急地等待著能在空中投入使用。1915年4月1日,機會來到了,他駕駛著飛機飛上了藍天,不一會兒,他就發(fā)現(xiàn)了一架德國阿爾巴特羅斯雙座機,便立即操起機槍對準飛機將一枚子彈射了過去。這一突然的襲擊,打得德國飛行員暈頭轉向,連人帶機一齊栽入了大海。加羅斯給飛機安裝上機槍之后,在僅僅兩周多的時間內,就用同樣的方法擊落了4架德國飛機。他的輝煌戰(zhàn)績轟動了報界,一時成為法國人心目中的英雄,被譽為“王牌駕駛員”。
王牌亦稱尖子,這是當時法國人用來著重說明曾經擊落5架以上飛機的飛行員的。然而,當加羅斯4月18日再次駕機迎敵,在德軍陣地上飛行時,他的飛機發(fā)動機被擊中后停轉,風將他吹向德軍防線之內,因而被俘,加羅斯這名尖子的短暫生涯即告結束。
1986年伊朗F-14“雄貓”叛逃事件是怎么樣的?
這是歷史上最悲催的叛逃事件!伊朗飛行員莫拉迪,駕機叛逃過程中被買家擊落,大難不死之后不到1年,就當著全家的面被6槍打死。殺手殺人不需要6槍,但這是對待叛徒的態(tài)度!
1985年,兩伊戰(zhàn)爭進入到了下半場,雙方在地面、空中甚至海上都展開了拉鋸戰(zhàn)。尤其是空中,伊朗因為當年跟美國關系好,裝備了大量先進的F-14“熊貓”戰(zhàn)斗機。這對伊拉克來說,無疑是個嚴重威脅。
威脅有多大呢?伊拉克軍方的意見分成了兩派——一方說很大,因為F-14性能參數(shù)真的很強很強;另一方則認為沒什么大不了,因為伊拉克的飛機已經升級了雷達和預警系統(tǒng),還從法國買了電子對抗吊艙。
在軍方意見無法統(tǒng)一的情況下,伊拉克高層決定搞它一架回來,是騾子是馬,拉過來溜溜便知。
于是,伊拉克的情報部門,立即開啟了搞飛機計劃。他們的思路很傳統(tǒng),但是很有效,那就是策反伊朗的F-14飛行員。
就在伊拉克情報部門尋找目標之時,沒想到被薩達姆這個大嘴巴給擺了一道。
薩達姆在波斯灣舉行的一次會議中,向其他阿拉伯國家高調宣布,有幾名伊朗F-14飛行員即將叛逃到伊拉克!
此言一出,伊拉克情報人員心里,就別提多酸爽了。當然,這句話的后果,也沒有出乎任何人的意料,它一下子讓伊朗緊張了起來——飛行員的審查更嚴了,飛行計劃的審批更復雜了,一些飛行員甚至直接就停飛了!
不知道當時那幫伊拉克特工的心里,會有多少只羊駝飛奔而去……真是不怕狼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豬隊友沒腦子不算最可怕,最可怕的是你還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不過,這也沒有難倒伊拉克特工,他們終于物色到了一個目標——艾哈邁德·莫拉迪·塔萊比(Ahmed Moradi Talebi)上校。
莫拉迪是一名F-14飛行員,有在美國學習的經歷,還是2個孩子的父親。他對當時伊朗的意識形態(tài)比較反感,很羨慕西方的民主……可以說,莫拉迪是策反計劃的上佳人選!
幾次接觸之后,雙方就達成了一致。他們的計劃是這樣的:
第一步,將莫拉迪的家人送到德國;第二步,莫拉迪駕駛F-14飛到伊拉克;第三步,莫拉迪帶著獎金,前往德國與家人匯合,然后開始幸福的生活。為什么不是伊拉克呢?原因比較簡單,薩達姆是個獨裁者,莫拉迪再沒腦子,也不會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而德國,是一個對中東移民比較友好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在那里開啟新的生活,是最合適的。
于是,1986年3月前后,莫拉迪跟領導請了個假,說要跟家人去國外休個假。領導問他去哪兒,他花言巧語說了中東的幾個地方,對德國只字未提。
到了國外之后,莫拉迪依然有顧慮,因為伊拉克方面還沒有搞定去德國避難的手續(xù)。好在他有時間,可以繼續(xù)等。
1986年8月頭上,莫拉迪終于等來了好消息,去德國的手續(xù)已經辦妥。事不宜遲,他第一時間就帶家人趕往德國,然后在那里安頓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第二步的具體方案了。
莫拉迪與伊拉克特工商定,他將會在9月3日,駕駛F-14前往伊拉克。考慮到保密,在到達邊境前他不會與伊拉克進行無線電聯(lián)系。所以,為了能讓伊拉克方面識別,莫拉迪制定了一條比較詭異的飛行路線。
這樣,伊拉克空軍無需確認,只要發(fā)現(xiàn)一架飛機的飛行路線與之相符,那么就可以認定那就是莫拉迪駕駛的F-14。
8月底,莫拉迪只身一人返回了伊朗。
令人意外的是,無論他的上司還是反間諜部門,沒有人意識到他“全家離開、一人回來”的背后,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莫拉迪繼續(xù)駕駛著F-14,繼續(xù)執(zhí)行著與往常一樣的飛行任務。
由此可見,伊朗的軍隊,管理是何等的混亂,但凡稍有安全意識的人,都不會忽略掉這個細節(jié)。難道是,這些人也都被策反了?或許真有這種可能!
那段時間,雖然伊朗和伊拉克空軍依然很默契地只在夜間執(zhí)行任務(白天太熱),但伊拉克主攻,他們會在夜間襲擊伊朗的油輪。而防守一側的伊朗,只能提前開始巡邏。
9月2日下午3點左右,莫拉迪被指派了當天的巡邏任務。前面2架F-14因技術故障無法起飛,第3架因沒有安裝F-14的殺手锏——AIM-54“鳳凰”遠程空空導彈,也不能起飛。莫拉迪跟他的雷達官納杰菲上尉,不得不花了整整30分鐘才完成了起飛。
按理說,飛機沒準備好,任務是可以取消的。但莫拉迪等不及了,因為沒人知道9月3日會安排誰執(zhí)行任務。而且,他也有種不太好的預感,他的上司開始越來越謹慎了。所以,莫拉迪想方設法請求起飛,他知道錯過了這個村很可能就沒那個店了……
唯一的問題是,他沒辦法提前通知伊拉克。不過,考慮到之前約定的飛行路線,想必伊拉克情報部門,不會不把這個情況告訴他們空軍吧。莫拉迪只能這么安慰自己了。
升空之后,莫拉迪按照常規(guī)操作,飛向了一架空中加油機。加滿油后,他將F-14開向了伊拉克邊境,而不是之前確定的巡邏海域。
不知道莫拉迪的雷達官納杰菲上尉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反常行為,因為事后的調查中沒有公開這方面的資料。不過,從結局來看,納杰菲沒有同流合污,他可能確實沒有發(fā)現(xiàn),或者即使發(fā)現(xiàn)了也改變不了什么。
反正,F(xiàn)-14很快就飛到了伊拉克邊境。
伊拉克這邊還沒準備好。因為莫拉迪叛逃屬于高度機密,只有高層官員才知道詳情。對于負責接收莫拉迪叛逃的伊拉克軍官艾哈邁德·薩迪克來說,他唯一知道的是,9月3日將會有一名伊朗飛行員,駕駛一架F-14飛到伊拉克。具體什么時間、以什么樣的方式、有哪些信號,一概不知。
伊拉克情報部門,想把這些秘密留到最后,以防止出現(xiàn)泄密問題。但是,千算萬算,沒算出來莫拉迪的叛逃提前了一天。
當伊拉克在雷達上發(fā)現(xiàn)這架可疑的伊朗飛機后,試圖與之進行通話,但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應答(這是事先約定好的)。沒辦法,伊拉克人只好命令2架米格-23起飛,并迅速計算好了攔截地點。
此時,薩迪克正站在指揮中心,眼睛盯著雷達屏幕,他猜測這可能是一架故障飛機。薩迪克猜錯了。
在距離15公里的位置時,2架米格準備發(fā)起攻擊。
米格-23 和 R-24T導彈
此時,傻傻的伊拉克人居然還沒有意識到,敢只身跑到伊拉克領空撒野的,除了F-14還會有誰?以F-14的雷達性能,加上AIM-54將近200公里的射程,怎么能讓米格-23輕易接近自己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呢?
就在準備導彈攻擊時,米格長機發(fā)生了雷達故障,無法鎖定F-14,攔截行動就只能交給了僚機。而僚機毫不猶豫地按下了發(fā)射按鈕,一枚R-24T中程導彈立即飛向了F-14,并在其機身下方爆炸。
R-24T巨大的威力,使F-14遭受了嚴重破壞,莫拉迪和納杰菲不得不彈射逃生。而此時,已經抵近的米格-23,因燃料不足,在看清楚飛機型號之后,便扭頭就走了。
“敵機已被擊落,2名飛行員逃生,確認飛機型號F-14。重復,敵機是伊朗的F-14!”
聽到米格飛行員的報告后,伊拉克軍官薩迪克癱坐在了椅子上!這尼瑪不會就是那架要叛逃的F-14吧……
這次他猜對了!
伊拉克特工辛辛苦苦搞了1年多,最終得到的只是一堆廢銅爛鐵,F(xiàn)-14渾身上下沒有一個零件有價值。而莫拉迪隨身攜帶的飛行手冊,雖然完好無損,但對伊拉克來說,都早已不是秘密,同樣沒有任何意義。
一場精心策劃的叛逃,就毀在了情報不通暢上,所有人猜對了開頭,都沒猜中結尾。
按照協(xié)議,莫拉迪被送到了德國,在那里,他將與妻子孩子匯合,然后開啟嶄新的生活。而他的雷達官納杰菲,忠貞不渝誓死不背叛自己的國家,隨后被作為戰(zhàn)俘關押了起來。
1987年8月10日晚上,距離叛逃還不到1年,在瑞士享受生活的莫拉迪,正在與妻子和孩子散步。當走到一個酒店門口時,突然出現(xiàn)了2名男子,其中一人掏出一把裝有消音器的沃爾特PPK手槍,近距離連開6槍,莫拉迪當場死亡。而此時他的妻子,正懷著他第3個孩子。
現(xiàn)場留下的唯一線索,是一個帶有面罩的藍色頭盔——沒錯,就是伊朗飛行員的標志。
最終,所有的調查都沒有結果,或者說,只要伊朗不承認,就沒人知道莫拉迪究竟是死在了誰的手中。
故事的另一個結果——1990年,納杰菲返回到了伊朗,成為了伊朗人心目中的偉大英雄。
1986年9月2日,一場極具戲劇性與諷刺性的飛行員叛逃事件,正在伊拉克空域上演,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伊拉克空軍成功將,事先已與其溝通好叛逃事宜的F-14“雄貓”戰(zhàn)斗機擊落。
這起烏龍事件,不但把正在叛逃的伊朗飛行員嚇傻了,也使伊拉克情報部門多年來的策反成果付之東流—夢寐以求的F-14“雄貓”戰(zhàn)斗機竟然被己方擊落,徹底失去了科研價值。
不過讓伊拉克情報部門高興的是,這名伊朗的叛逃飛行員,并沒有死在空戰(zhàn)中,而是安全跳傘后降落在伊拉克境內。
隨后,伊拉克軍方就從伊朗的叛逃飛行員手中,獲取了關于F-14“雄貓”戰(zhàn)斗機的相關武器信息,但誰也沒想到,這個信息竟然是錯誤的,并且這個錯誤,是伊拉克在付出慘痛代價后才知道的。
可以說,整件事情多次出現(xiàn)意外,叛逃過程即諷刺又復雜,叛逃飛行員的下場同樣令人唏噓,下面筆者就詳細地說一下,這個特別的叛逃事件:
1980年9月22日,著名的“兩伊戰(zhàn)爭”爆發(fā),這場戰(zhàn)爭發(fā)生在伊拉克與伊朗之間,主角是兩個中東政治強人:薩達姆與霍梅尼。
戰(zhàn)爭的起因也很簡單,就是薩達姆想要謀求海灣地區(qū)的霸權,戰(zhàn)爭足足持續(xù)了近八年的時間,直到1988年8月20日才結束,而戰(zhàn)爭的結果是兩敗俱傷,雙方又回到戰(zhàn)前的狀態(tài)。
可以說,雙方花了八年時間,打了個寂寞,雙方動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一切先進武器,卻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在極大地削弱了彼此的國力后,不得不罷手言和。
由于雙方的指揮能力及戰(zhàn)斗經驗有限,所以這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打得非常一般,被世界軍事界嘲諷的評價為:
“用最先進武器,打最低水平戰(zhàn)爭的,最典型案例?!?/p>
我們簡要地回顧了“兩伊戰(zhàn)爭”后,接下來把目光重新回到這次叛逃事件中,話說隨著戰(zhàn)爭的持續(xù),雙發(fā)逐漸進入膠著狀態(tài),打的就是消耗。
當時,伊拉克雖然從法國、蘇聯(lián)進口了一系列先進的戰(zhàn)斗機,但是卻沒有一種戰(zhàn)斗機,能夠與伊朗從美國進口的F-14“雄貓”戰(zhàn)斗機相媲美。
因為F-14“雄貓”戰(zhàn)斗機,不但有先進的AWG-9雷達,還有先進的AIM-54“不死鳥”遠程空對空導彈,伊朗利用F-14“雄貓”戰(zhàn)斗機,幾乎完全壓制住了伊拉克的空軍。
據(jù)說,很多時候,伊拉克的飛行員,在沒反應過來任何異常時,就被F-14“雄貓”戰(zhàn)斗機擊落了,這不禁讓伊拉克空軍陷入恐懼之中。
于是,薩達姆密令伊拉克情報人員,想盡一切辦法,策反伊朗空軍飛行員,獲取一架完整的F-14“雄貓”戰(zhàn)斗機,進而其航電設備和武器方面的秘密。
伊拉克情報人員,在接到薩達姆的密令后,立即制定了一個“夜間收割”計劃,想方設法與伊朗飛行員取得聯(lián)系,并許下優(yōu)厚承諾,誘使伊朗飛行員叛逃。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伊拉克情報人員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報,1984年8月27日,伊朗空軍飛行員皮希尼少校,駕駛一架F-4E戰(zhàn)斗機,叛逃到伊拉克。
雖然叛逃飛行員皮西爾少校,帶過來的不是F-14“雄貓”戰(zhàn)斗機,但同樣令伊拉克了解了伊朗的相關武器裝備情況,并且也極大地鼓舞了伊拉克情報人員的信心。
于是,伊拉克情報人員,繼續(xù)使出渾身解數(shù),全力策反伊朗飛行員,就這樣終于成功策反了,伊朗一名駕駛F-14“雄貓”戰(zhàn)斗機的飛行員—莫拉迪上尉。
這個莫拉迪上尉,雖然駕駛著當時最拉風的戰(zhàn)斗機,但是卻膽小如鼠,他經過反復與伊拉克討價還價,才下定決心叛逃。
并且,莫拉迪為了叛逃,做了充足的準備,他在1986年春天,向上級請求帶著妻子出國度假,隨后上級就批準了他的請求。(話說國家正處于戰(zhàn)爭之中,上級竟然能批假,也真是夠可以的。)
于是莫拉迪在1986年8月就帶著,同樣是伊朗空軍的妻子,前往德國度假。不過,他此次度假是假,安排后事是真,他這次帶著妻子來德國的目的,就是讓妻子先出境,然后他再想辦法叛逃。
時間來到8月底,歸隊的日期到了,莫拉迪準時返回了伊朗,而他的妻子,則按照事先的計劃,選擇滯留在德國,沒有跟他一起返回伊朗空軍基地。
回到伊朗后,莫拉迪找了個借口,向上級解釋了妻子未歸隊的原因,按照各國對空軍的管理慣例,像莫拉迪這種情況,肯定會隔離審查,并且在他妻子回國之前,絕對不會讓他再碰戰(zhàn)斗機。
可當時,伊朗與伊拉克打得非常激烈,以至于伊朗的飛行員極其短缺,所以他的上級,破天荒的允許莫拉迪繼續(xù)駕駛戰(zhàn)斗機。
不過,莫拉迪知道,妻子未歸隊,自己已經引起了上級的注意,甚至已經招致了伊朗反間諜人員的懷疑與暗中調查。
所以,莫拉迪立即與伊拉克方面聯(lián)系,想要盡快實施叛逃計劃,最終雙方約定,莫拉迪在9月3日,駕駛F-14“雄貓”戰(zhàn)斗機,以特定的速度和航線,進入伊拉克領空。
伊拉克方面,在與莫拉迪約定好叛逃計劃后,自然異常興奮,他們出于保密和安全的考慮,決定在9月3日早上,再將莫拉迪叛逃的情況,通報己方防空部隊。
本來,一切安排得都沒有問題,可膽小怕事的莫拉迪,在與伊拉克確定完叛逃方案后,卻疑神疑鬼起來,他總感覺上級已經知道了他的叛逃計劃。
于是,莫拉迪為了自己的安全,決定將叛逃時間提前到9月2日進行,由于時間緊迫,莫拉迪并沒有將此事通報伊拉克情報人員。
在他看來,既然與伊拉克約定好了叛逃方案,那伊拉克自然會做足準備,即使自己提前一天叛逃,只要自己按照之前的航線與航速進入伊拉克領空,伊拉克方面一定會知道,那是他的戰(zhàn)斗機。
莫拉迪明顯是過于理想化了,他想當然地認為,伊拉克會識別出他,可他卻沒想到,伊拉克情報人員,并沒有將此情況向己方防空部隊正式通報。
他們只將莫拉迪叛逃的情況,向當時的主要指揮官說明了情況,并要求對方一定要嚴格保密,直到9月3日早上,才允許通知防空部隊。
莫拉迪在9月2日下午,按照慣例駕駛F-14“雄貓”戰(zhàn)斗機升空巡邏,起飛后莫拉迪首先與空中加油機進行了對接,在獲取足夠的燃料后,他開始轉彎向西面伊拉克的方向駛去。
在飛行途中,莫拉迪按照之前與伊拉克情報人員的約定,向伊拉克接連發(fā)送了特別暗號的無線電信息,伊拉克方面由于還沒有得到通知,所以并不知道這個暗號是什么意思。
自然沒有回復莫拉迪,不過這個暗號卻使伊拉克緊張起來,雖然他們不知道為什么敵方的戰(zhàn)機要給自己發(fā)暗號,可很明顯敵方已經朝自己駛來。
所以伊拉克防空部隊,緊急升空兩架米格-23戰(zhàn)斗機,準備應對接下來的情況,而莫拉迪在沒有得到回復后,心中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不過,莫拉迪并沒有放棄此次叛逃計劃,因為他剛才發(fā)送無線電信息的舉動,已經引起了后座上雷達攔截官納杰菲的注意。
莫拉迪知道,一旦自己放棄叛逃計劃,只要落地后,納杰菲將此情況上報,那他一定會被抓起來,所以莫拉迪決定硬著頭皮,向伊拉克空域沖過去。
此時的莫拉迪,已經將所有希望寄托于伊拉克方面的智慧,他一直在祈禱,伊拉克方面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這架飛機就是準備叛逃的飛機。
很快,莫拉迪的飛機,就接近了伊拉克的邊界,按照巡邏計劃,莫拉迪應該向北轉彎返回基地,可莫拉迪卻急速向西南方向轉彎,并快速駛入了伊拉克境內。
此時,由于伊拉克方面派出了米格-23戰(zhàn)斗機,所以伊朗方面以為莫拉迪,是要與對方戰(zhàn)斗,連忙提醒莫拉迪注意安全,并緊急起飛兩架F-5E、兩架F-4E,對莫拉迪予以支援。
但隨著莫拉迪深入伊拉克領空,徹底把伊朗方面搞蒙了,不過此時最害怕的,就是坐在后座上的雷達攔截官納杰菲,他發(fā)現(xiàn)無論自己怎么呼叫莫拉迪,莫拉迪都沒有任何反應。
于是,納杰菲掏出槍,準備擊斃莫拉迪,可還沒等他扣動扳機,伊拉克的米格-23戰(zhàn)斗機已經來到他們附近。
米格-23戰(zhàn)斗機的飛行員,看到是伊朗的F-14“雄貓”戰(zhàn)斗機,也是嚇得不輕,因為他們之前在面對這種戰(zhàn)斗機時,吃過很大的虧。
只見,米格-23戰(zhàn)斗機的飛行員,全力控制著顫抖的手,努力用雷達鎖定F-14“雄貓”戰(zhàn)斗機,令飛行員沒想到的是,他很順利的就鎖定了這架戰(zhàn)斗機,隨后他就發(fā)射了一枚R-24T紅外制導空對空導彈。
這枚導彈,雖然沒有成功擊中F-14“雄貓”戰(zhàn)斗機,卻在其下方爆炸了,爆炸余波直接導致F-14“雄貓”戰(zhàn)斗機起火。
就這樣,莫拉迪和納杰菲都被戰(zhàn)斗機彈射了出去,此時地面的伊拉克防空部隊,一片歡呼聲,因為他們竟然成功擊落了,傳說中的F-14“雄貓”戰(zhàn)斗機,這絕對是值得慶祝的事情。
可隨后,伊拉克方面的主要指揮官薩迪克,心中卻感到隱隱的不安,因為這次擊落敵機的過程,實在是太容易了,容易到就像是對方主動來送人頭一樣。
隨后,薩迪克突然聯(lián)想到,第二天會有F-14“雄貓”戰(zhàn)斗機,來伊拉克投誠,想到這里,薩迪克開始著急起來,因為他判斷,這架被擊落的戰(zhàn)斗機,很可能就是那架準備叛逃的戰(zhàn)斗機。
于是,薩迪克立即安排人前往墜機地點展開調查,很快他就收到了回復,那架被擊落的F-14“雄貓”駕駛員,正是莫拉迪。
伊拉克方面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異常憤怒,因為千辛萬苦才搞來的這架F-14“雄貓”戰(zhàn)斗機,早就摔得七零八落,徹底失去了研究價值。
不過,莫拉迪卻在見到伊拉克情報人員后,獻上了一件寶貝—F-14“雄貓”戰(zhàn)斗機的飛行手冊,得到這個飛行手冊后,伊拉克立即對其展開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應對F-14“雄貓”戰(zhàn)斗機的方案。
可不久,伊拉克就發(fā)現(xiàn),這個飛行手冊上的信息并不準,原來這個飛行手冊是1976年印刷的,所以很多信息已經過時了。
比如,根據(jù)飛行手冊所述,F(xiàn)-14“雄貓”戰(zhàn)斗機不能發(fā)射AIM-7“麻雀”導彈,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科研人員已經對F-14“雄貓”戰(zhàn)斗機進行了升級。
所以此時的F-14“雄貓”戰(zhàn)斗機,已經可以發(fā)射AIM-7“麻雀”導彈,只不過莫拉迪不知道罷了,而伊拉克按照這個過時的飛行手冊,制定的應對方案,顯然無法實現(xiàn)其應有的效果,還造成了很大損失。
當然了,這都是后話,莫拉迪和納杰菲在被抓后,納杰菲堅決不叛逃,要求以戰(zhàn)俘的身份在伊拉克服刑,直到1990年才重新回到伊朗。
而莫拉迪自然選擇了叛逃,他在將自己所知道的秘密,都告訴伊拉克后,就前往歐洲與妻子團聚,不過叛徒自然沒有好下場,在他到達歐洲不久,就遭遇了暗殺。
那是1987年8月10日,當時莫拉迪正與妻子在瑞典的大街上散步,莫拉迪與妻子突然中彈身亡,事后查明他們夫妻二人,是被狙擊手暗殺的。
而暗殺他們夫妻二人的兇手到底是誰,瑞典官方卻始終沒有查清楚,最終只能不了了之。以上就是著名的伊朗F-14“雄貓”戰(zhàn)斗機飛行員叛逃事件,大家覺得莫拉迪夫婦是被誰暗殺的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