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關于航空火箭的作文?托舉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在轟鳴聲中直沖藍天,把一條巨龍般的橘紅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長空?! ∪榘咨摹伴L征”二號F
一、關于航空火箭的作文?
托舉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在轟鳴聲中直沖藍天,把一條巨龍般的橘紅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長空。
乳白色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起飛重量479。8噸。它是在“長征”二號E型火箭基礎上研制的以發(fā)射飛船為主要任務的運載火箭,1992年開始研制,1999年首發(fā)成功。此前,這種火箭已經成功地將4艘無人飛船送入太空。
作為中國火箭家族中最重、最長的成員,“長征”二號F型火箭采用了55項新技術,使它同時成為中國航天史上技術最復雜、可靠性安全性指標最高的火箭。
這枚火箭首次采用了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和船、箭、塔組合體垂直運輸?shù)摹叭埂睖y試發(fā)射模式,改變了過去水平總裝、水平運輸?shù)哪J?;首次采用遠距離測試發(fā)射控制技術,其中先進的光電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弱信號的遠距離傳輸技術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進一步增大飛行中的安全性,它配置有專門的故障檢測處理系統(tǒng)和逃逸系統(tǒng)。火箭在待發(fā)段和上升段發(fā)生故障時,能夠自檢測、自診斷,發(fā)出故障信息給逃逸系統(tǒng),逃逸系統(tǒng)隨即帶飛船離開箭體,從而保障航天員的安全。
“長征”二號F型火箭還首次研制了全冗余的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雙套制導與穩(wěn)定控制技術,其中雙CPU計算機、三余度伺服機構和雙回路穩(wěn)定平臺技術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發(fā)射“神舟”三號開始全面覆蓋系統(tǒng)的冗余控制大大提高了運載火箭的可靠性,為實現(xiàn)載人奠定了基礎。
為保證火箭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火箭電器系統(tǒng)就有近4萬個元器件。所有元器件都經過了篩選和40多個回合的增長試驗,不僅要在模擬飛行環(huán)境下達到設計指標,而且在此基礎上要有裕度。比如,從火箭發(fā)射到飛船入軌只有短短的600秒,但火箭的可靠性增長試驗卻達到了546小時。這樣,就使“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可靠性指標達到0。97,這就是說發(fā)射100發(fā)火箭只能有3次出現(xiàn)問題。同時,火箭的安全性指標達到0。997,意味著1000次故障所采取的救助措施只有3次是不成功的。
總之,長二F型火箭是我國設計制造的世界最先進的運載火箭之一。
二、關于航空火箭的英語作文?
Aviation rocket, also known as aviation rocket, consists of fuze, warhead, rocket engine and stabilizing device, etc.
It is a guided or unguided rocket weapon which is launched by carrier aircraft in the air and attacks targets in the air or on the ground or on the sea surface.
It is mainly launched from the launcher hanging under the fuselage or wing. Generally, the projectile body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launcher is streamlined.
The range of an aviation rocket is generally 7 ~ 10 kilometers, and the maximum speed is m2 ~ 3.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air-to-air rockets, air-to-ground rockets and air-to-air rockets.
三、中國火箭的由來?
在三國之前,中國還沒有“火箭”一詞,那時候,火和箭還是分開的。直到三國時期的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的陳倉之戰(zhàn)中,中國歷史上才第一次出現(xiàn)“火箭”。這一點,裴松之注《三國志》引《魏略》以及《資治通鑒》等史料,都有提及。
亮自以有眾數(shù)萬,而昭兵才千余人,又度東救未能便到,乃進兵攻昭,起云梯沖車以臨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
四、航空母艦和火箭的區(qū)別?
航空母艦是指在海里的能搭載飛機的船,火箭是指在陸地上發(fā)射空中的飛行裝置
五、世界上最早的航空火箭?
世界上第一架火箭飛機是德國??藸柟局圃斓腍e—176。
He—176于1939年6月20日,試飛成功。7月3日,它的速度達到每小時850公里,創(chuàng)造了當時飛行速度的世界上最高紀錄。
兩年以后,德國又設計了Me—163火箭飛機,并且生產了350多架,它們的速度曾達到每小時1003,77公里,首先打破了時速1000公里的大關。1944年8月,Me—163第一次參戰(zhàn),曾先后擊落盟國飛機10多架。
六、中國航空航天火箭作品介紹?
航空火箭,亦稱航空火箭彈,由引信、戰(zhàn)斗部、火箭發(fā)動機和穩(wěn)定裝置等組成,是由載機空中發(fā)射、攻擊空中或地(海)面目標的制導或非制導火箭武器,主要從懸掛在機身或機翼下面的發(fā)射器發(fā)射,一般彈體比較小巧,發(fā)射器呈流線型。[1]航空火箭的射程一般為7~10公里,最大速度M2~3。按用途可分為空空火箭、 空地火箭和空空、空地兩用火箭。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有些幫助。
七、中國的火箭有哪些?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已退役) 長征一號乙運載火箭(未投入生產) 長征一號丙運載火箭(未投入生產) 長征一號丁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已退役) 長征二號甲運載火箭(已改型 )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二號丙/SM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二號丙/SMA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二號E運載火箭(已退役)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二號F/T1(現(xiàn)役) 長征二號F/H(開發(fā)中)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已退役)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已改型) 風暴一號運載火箭(已退役) 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已退役)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現(xiàn)役)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現(xiàn)役)
八、中國最古老的火箭?
最早的記載出現(xiàn)在三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從而有了“火箭”之名。 公元1128年南宋政權建立后,南宋、金和蒙古頻繁交戰(zhàn),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炮”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zhàn)場上使用火箭武器。
明代中國火箭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種類的火箭,除了單級火箭,還發(fā)展了各種集束火箭、火箭彈和原始的多級火箭,并且對各種火箭的制造、應用、配備和發(fā)射劑原料配比及加工制造等都作了詳盡的敘述。
在當時的水、步、騎兵中火箭武器已作為必備的武器,甚至還有專門的火箭部隊,有關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陣、作戰(zhàn)技術和管理也都有條例規(guī)定。明代的《武備志》中曾有過這些火箭的記載。
九、中國最早發(fā)射的火箭?
1161年11月,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炮”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zhàn)場上使用火箭武器。
明代中國火箭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種類的火箭,除了單級火箭,還發(fā)展了各種集束火箭、火箭彈和原始的多級火箭,并且對各種火箭的制造、應用、配備和發(fā)射劑原料配比及加工制造等都作了詳盡的敘述
十、中國最早的載人火箭?
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叫:神舟五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于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著陸場。它的成功發(fā)射與返回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
發(fā)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71次飛行,也是繼1996年2003年10月以來,中國航天發(fā)射連續(xù)第29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分10秒,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搭載物品: 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lián)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農作物種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