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中國自然科學家有竺可楨、李四光、谷超豪、孫家棟、王忠誠 、徐光憲(、閔恩澤、吳征鎰、李振聲、葉篤正、吳孟超、袁隆平等。
1、竺可楨
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
中國自然科學家有竺可楨、李四光、谷超豪、孫家棟、王忠誠 、徐光憲(、閔恩澤、吳征鎰、李振聲、葉篤正、吳孟超、袁隆平等。
1、竺可楨
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zhèn)(今屬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2、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3、袁隆平
袁隆平,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4、孫家棟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2月出生,遼寧復縣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云二號衛(wèi)星工程總設計師,北斗二號衛(wèi)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yè)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
5、徐光憲
徐光憲(1920.11.7-2015.4.28),浙江省上虞縣(今紹興市上虞區(qū))人,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
化學是在 、 、層次上研究物質 、 、 、與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非常密切。
由化學的概念,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故答案為:分子、原子;性質;組成;結構;變化規(guī)律. ? ?
據魔方格專家權威分析,試題“化學是在______層次上研究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考查你對??化學研究的對象??等考點的理解。關于這些考點的“檔案”如下:
現在沒空?點擊收藏,以后再看。
因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點,詳細請訪問魔方格學習社區(qū)。
化學研究的對象
考點名稱:化學研究的對象
化學的概念: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科學。
化學
化學(英語:Chemistry)是一門以實驗為載體的科學以研究物質的結構、變化?;瘜W研究的對象涉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或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聯。傳統(tǒng)的化學常常都是關于兩種物質接觸、變化,即化學反應,又或者是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的過程。這些變化有時會需要使用電磁波,當中電磁波負責激發(fā)化學作用。不過有時化學都不一定要關于物質之間的反應。光譜學研究物質與光之間的關系,而這些關系并不涉及化學反應。
學科簡介
化學(chemistry)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它對我們認識和利用物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化學”一詞,若單從字面解釋就是“變化的科學”之意?;瘜W主要研究的是化學物質互相作用的科學. 化學如同物理皆為自然科學之基礎科學。很多人稱化學為“中心科學”(Central science),因為化學為部分科學學門的核心,如材料科學、納米科技、生物化學等。
相關作用
1.化學在保證人類的生存并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如:利用化學生產化肥和農藥,以增加糧食產量;利用化學合成藥物,以抑制細菌和病毒,保障人體健康;利用化學開發(fā)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利用化學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以使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
2. 化學是一門是實用的學科,它與數學物理等學科共同成為自然科學迅猛發(fā)展的基礎?;瘜W的核心知識已經應用于自然科學的各個區(qū)域,化學是創(chuàng)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強大力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化學家門運用化學的觀點來觀察和思考社會問題,用化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環(huán)境問題、健康問題、資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
3.化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滲透,產生了很多邊緣學科,如生物化學、地球化學、宇宙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等等,使得生物、電子、航天、激光、地質、海洋等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
總之,化學與人類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國防、環(huán)境保護、醫(yī)藥衛(wèi)生、資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系,它是一門社會迫切需要的實用學科。
化學記憶十法
?? ? ?1.理解記憶法。記憶有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之分。理解記憶是建立在對事物內在規(guī)律理解的基礎上的記憶,其效果遠遠超過死記硬背的機械記憶。
? ??? ?2.有意記憶法。記憶可分為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有意記憶是有預定目標并采用一定方法和步驟,經過一定努力的記憶方法,這種記憶方法,由于學習目標明確,注意力集中,有較高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大腦細胞處于強烈的興奮狀態(tài),從而產生深刻的印象,記得快且牢固。
? ? ???3.分散記憶法。對于一些繁多、但必須直接記憶的化學知識,要采取各個突破、分散記憶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興趣和信心,增強記憶的效果。
? ? ???4.聯系實驗記憶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瘜W實驗能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大量的感性認識,能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 ? ? ?5.對比記憶法。不同事物之間總有區(qū)別,有比較才有鑒別,抓住事物的本質區(qū)別,記憶起來就比較牢固了。對比記憶又分相似對比記憶,相反對比記憶和列表對比記憶法等。
? ? ???6.歸納記憶法。將大量零散的孤立的知識,經過綜合歸納,找出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連成網絡,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這樣大大縮短了學生的記憶過程,從而達到以一貫十的效果。
? ? ???7.形象記憶法。用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基礎來記憶的方法,是形象記憶法。有些基本概念是比較抽象且又難以用實驗直接觀察到的,可用形象的描寫、生動的比喻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 ? ???8.趣味記憶法。即寓知識于趣味之中的記憶方法,通常利用諧音、順口溜、歌訣等幫助學生記憶。
? ? ? ?9.改錯記憶法。改錯是正確認識的開始。改錯能為學生提供新的深刻的信息反饋。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因此要有意識地通過改錯讓學生加深記憶。
? ? ???10.復習記憶法。根據記憶規(guī)律,記憶和遺忘總是相伴存在的一對矛盾。已經貯存的知識信息,若不反復運用,強化信息的痕跡,將會自動喪失。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復習,復習時要注意及時性、經常性和綜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