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水上飛機管理規(guī)定》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新型水上飛機有什么種類?
2、??谒巷w機游覽觀光航線什么時候開始運營?
3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水上飛機管理規(guī)定》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新型水上飛機有什么種類?
水上飛機(Seaplane)泛指利用水面,包括海洋,湖泊與河川進行起飛,降落與??康娘w機。
型態(tài)
水上飛機依照與水面接觸的設計方式,可以區(qū)分為三類:
浮筒水上飛機
浮筒水上飛機(Floatplane)一般多是小型飛機所采用,在機身下方裝有一或兩個浮筒,將機身與水面分離,有些飛機在機翼兩邊還裝有小型輔助浮筒,以避免飛機因為往兩側傾斜還有翻覆的危險。
只有一個浮筒設計的水上飛機,浮筒位于機腹正下方。兩個浮筒設計的,則是分別位于機腹兩側的位置。
自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巡洋艦以上的軍艦多半會攜帶一架或者是更多的浮筒水上飛機,以進行遠距離偵查,目標搜索與火炮射擊時的誤差修正等任務。這些飛機平時停放在軍艦上面,有些是從炮塔上方的起飛滑軌彈射出去,有些噸位較大的艦艇有專屬的滑軌或者是機庫安放這些觀測用的水上飛機。當飛機降落的時候則是先降落在軍艦附近的海面上,然后由軍艦上的起重機將飛機吊回艦上安置妥當,以進行下一次的任務。這一類搭載方式的浮筒水上飛機也可以由水面直接起飛。
飛艇
飛艇(Flying Boat)一般是中大型水上飛機常見的設計方式,機身直接與水面接觸,不另外在機身下方加裝浮筒,有些機種在兩側機翼也會裝置輔助浮筒。
飛艇的另外一種衍生型是利用地面效應的地效飛行器,不過一般并不將這種飛行器包含在飛艇的分類當中。詳情請參考相關條目。
兩棲飛機
兩棲飛機(Amphibian)是指可以加裝或者是本身就有機輪,能夠直接在陸地上操作與起降的水上飛機,這一類飛機可以視需要在水面或者是陸上機場活動,因此有兩棲飛機的稱呼。
任務與服務類型
水上飛機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前無論在軍用或者是民用兩個環(huán)境使用都相當廣泛。在軍用環(huán)境下單任的任務包含:
偵查
艦上火炮射擊標定與誤差修正
搜索
運輸
反潛
水上救難等。
民用環(huán)境下,大型水上飛機是早期跨洋飛行的主要機種之一,尤其是需要經過遠距離的海洋而中間有沒有適當的機場能夠停留加油的航線上。水上飛機能夠利用沒有陸上機場的島嶼或者是船只進行中途加油與整捕的工作。
歷史
第一架水上飛機是由法國工程師Henri Fabre于1910年3月展示的Le Canard。第一次正式有水上飛機這個稱呼則是1913年英國丘吉爾所提出的。水上飛機與使用陸上機場的飛機發(fā)展的時間相當接近,早期發(fā)展的著眼點在于:
地球上超過70%的面積是水所覆蓋,包過海洋,湖泊與河川,這些都是水上飛機可以操作的區(qū)域。
早期陸上機場數量不多,許多機場的跑道并未經過適當的整理,早期的起落架容易產生意外。
即使有跑道的機場也會因為風向的關系限制飛機起降的方向,水上飛機受到的限制較小。
對于陸地面積較小但是被水環(huán)繞的地區(qū),或者是遠距離航線上沒有可以使用的機場時,只有水上飛機能夠到達這些地點。
有些需要跑道長度特別高的飛機,像是大型客機或者是競速機,水面給予他們良好的起降場所。
一次世界大戰(zhàn)
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水上飛機已經被搭載于巡洋艦噸位以上的艦艇上擔任偵查與協助艦炮射擊的任務,同時也擔任反潛、船團護航、沿海巡邏與轟炸等各種任務。
兩次大戰(zhàn)期間
兩次大戰(zhàn)期間,民航業(yè)的發(fā)展逐漸興起,雖然許多大型飛機的航程可以抵達過去無法到達的地區(qū),可是機場嚴重缺乏或者是跑道狀況不佳的狀況,使得水上飛機成為這些航線的最佳候選者。諸如由英國前往印度或是澳大利亞等國家航線都在這個時間陸續(xù)建立。即使大型飛機的航程足夠飛躍某些海洋地區(qū),然而在航線途中欠缺機場的狀況下,萬一陸上飛機發(fā)上故障或者是需要緊急降落時,將會產生嚴重的困擾,而水上飛機恰巧得以滿足這些方面的需求。
此外,各種競速機比賽的參加者也多利用水上飛機作為設計的型態(tài),這是著眼于高速飛行下需要很長的跑道降落,為了減少比賽地區(qū)的限制,利用水面起降是一種極佳的解決方式。雖然浮筒與相關的結構會產生額外的阻力與重量,這個階段許多競速機都有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像是英國超級馬林(Supermarine)的S.6B競速機曾經拿下1931年史奈德杯競速比賽的冠軍,而他在該年創(chuàng)下最高的飛行紀錄是651.2公里/時的高速。
二次世界大戰(zhàn)
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水上飛機的使用與發(fā)展到達一個巔峰的狀態(tài),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與意大利都有各種軍用水上飛機,這些飛機除了繼續(xù)他們的前輩所擔負的巡邏、護航、偵查、反潛、轟炸與射擊標定之外,也擔任對其他海上目標的魚雷攻擊,或者是對其他的水上飛機進行空戰(zhàn)等等,
日本的愛知飛機公司甚至設計出可以搭載于伊-400號大型潛艇的特殊轟炸機:M6A1晴嵐,預備對巴拿馬運河進行轟炸,阻斷美國海軍增援太平洋戰(zhàn)區(qū)的速率。
二戰(zhàn)之后
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陸上機場的數量大幅增加,跑道品質較以往進步,飛機的性能與可靠性也顯著提升,同時空中加油技術逐漸成熟,水上飛機的地位開始受到影響,不過在1950年代還是有新的研發(fā)計劃,包括美國海軍的F2Y噴射水上飛機計劃。
此外,民間使用水上飛機的用途也從運輸擴展到救護與消防等其他工作上面,尤其是利用水上飛機可以在水面降落的同時,吸取大量的淡水進行森林火災的撲滅或壓制。
然而,各種飛機技術的進展與相關設備的完善,使得水上飛機的優(yōu)勢慢慢的消失,特別是在遠程跨洋航線上,陸上起降的噴射客機取代水上飛機成為各家航空公司的主流,而噴射動力的特性也必須經過額外處理才能夠使用于水上飛機,同時還得要考慮到避免吸入任何海水的情況。原先水面救護的工作也隨著直升機的成熟化而拱手讓賢。
因此水上飛機逐漸退出軍用環(huán)境,僅有少數國家繼續(xù)采用擔任救護或者是反潛等任務。民用市場則以救護,消防與中小型交通與運輸為水上飛機的主要活動市場。
??谒巷w機游覽觀光航線什么時候開始運營?
海口水上飛機游覽觀光航線正式運營
5月9日,在海口秀英港1號碼頭水上飛機臨時起降場,1架賽納斯208B型水陸兩用飛機,從起降點緩緩駛出??跒?,滑行、起飛一氣呵成,飛機的美妙飛行弧線吸引了??跒成碁┥系挠慰图娂婑v足觀看。黃藍色的水上飛機在空中劃出了新的天際線,標志著海口水上飛機空中游覽航線正式開通運營。
賽納斯208B型水陸兩用飛機是國內唯一認證引進的水上飛機通用機型。 (營運方供圖)
據了解,賽納斯208B型水陸兩用飛機機長12.7米、翼展15.9米,載客8人,是國內唯一認證引進的水上飛機通用機型。該項目是推進瓊州海峽一體化、建設瓊州海峽經濟帶的重點建設交通項目。由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與幸福運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同合租籌建,經過一年的籌備,在2018年5月9日實現了空中瞰海口游覽觀光航線正式運營。
賽納斯208B型水陸兩用飛機是國內唯一認證引進的水上飛機通用機型。 (營運方供圖)
現階段海口水上飛機主要提供兩項空中旅游產品,可在起降場現場和各代理商、各大網絡平臺進行購票。
一、空中瞰海口觀光線,市場定價1468元/位,現階段推出體驗優(yōu)惠價398元/位,體驗飛行20分鐘;每天定點航班時間為上午10:30、下午16:30;分為兩條路線。
A線:秀英港-萬綠園-白沙門-新埠島-萬綠園-秀英港;
B線:秀英港-萬綠園-白沙門-五源河森林公園-火山口--五源河森林公園-秀英港;
二、私人訂制包機路線,在允許飛行的空域路線內,根據客戶需求的私人訂制飛行體驗路線。包機可提前預定,隨訂隨飛,包機時間為每天08:30至17:30。
海口水上飛機游覽觀光航線將與濱海游觀光航線、海口一日游航線共同構建成“海陸空”多角度、立體式觀光海口市獨特的熱帶旅游城市風景線,進一步豐富了??谑新糜纹放坪吞嵘鞘行蜗螅?谑薪ㄔO海南省美麗的首府、全國人民的幸福家園,為海口市建設國際化濱江濱?;▓@城市添加新元素、新色彩。
近期還將開通海口至徐聞旅游運輸航線,實現20分鐘飛躍瓊州海峽交通方式,讓瓊州海峽半小時經濟圈成為現實。
水上飛機的資料
水上飛機
水機在軍事上用于偵察,反潛和救援活動;在民用方面可用于運輸,森林消防等。水機的主要優(yōu)點是可在水域遼闊的河、湖、江、海水面上使用,安全性好,地面輔助設施較經濟,飛機噸位不受限制;主要缺點是受船體形狀限制不適于高速飛行,機身結構重量大,抗浪性要求高,維修不便和制造成本高。
水上飛機的發(fā)展階段
第一架水上飛機是由法國工程師Henri Fabre于1910年3月展示的Le Canard。第一次正式有水上飛機這個稱呼則是1913年英國丘吉爾所提出的。水上飛機與使用陸上機場的飛機發(fā)展的時間相當接近,早期發(fā)展的著眼點在于:
地球上超過70%的面積是水所覆蓋,包過海洋,湖泊與河川,這些都是水上飛機可以操作的區(qū)域。早期陸上機場數量不多,許多機場的跑道并未經過適當的整理,早期的起落架容易產生意外。即使有跑道的機場也會因為風向的關系限制飛機起降的方向,水上飛機受到的限制較小。對于陸地面積較小但是被水環(huán)繞的地區(qū),或者是遠距離航線上沒有可以使用的機場時,只有水上飛機能夠到達這些地點。有些需要跑道長度特別高的飛機,像是大型客機或者是競速機,水面給予他們良好的起降場所。 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水上飛機已經被搭載于巡洋艦噸位以上的艦艇上擔任偵查與協助艦炮射擊的任務,同時也擔任反潛、船團護航、沿海巡邏與轟炸等各種任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民航業(yè)的發(fā)展逐漸興起,雖然許多大型飛機的航程可以抵達過去無法到達的地區(qū),可是機場嚴重缺乏或者是跑道狀況不佳的狀況,使得水上飛機成為這些航線的最佳候選者。諸如由英國前往印度或是澳大利亞等國家航線都在這個時間陸續(xù)建立。即使大型飛機的航程足夠飛躍某些海洋地區(qū),然而在航線途中欠缺機場的狀況下,萬一陸上飛機發(fā)生故障或者是需要緊急降落時,將會產生嚴重的困擾,而水上飛機恰巧得以滿足這些方面的需求。
此外,各種競速機比賽的參加者也多利用水上飛機作為設計的型態(tài),這是著眼于高速飛行下需要很長的跑道降落,為了減少比賽地區(qū)的限制,利用水面起降是一種極佳的解決方式。雖然浮筒與相關的結構會產生額外的阻力與重量,這個階段許多競速機都有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像是英國超級馬林(Supermarine)的S.6B競速機曾經拿下1931年史奈德杯競速比賽的冠軍,而他在該年創(chuàng)下最高的飛行紀錄是651.2公里/時的高速。 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陸上機場的數量大幅增加,跑道品質較以往進步,飛機的性能與可靠性也顯著提升,同時空中加油技術逐漸成熟,水上飛機的地位開始受到影響,不過在1950年代還是有新的研發(fā)計劃,包括美國海軍的F2Y噴射水上飛機計劃。此外,民間使用水上飛機的用途也從運輸擴展到救護與消防等其他工作上面,尤其是利用水上飛機可以在水面降落的同時,吸取大量的淡水進行森林火災的撲滅或壓制。
然而,各種飛機技術的進展與相關設備的完善,使得水上飛機的優(yōu)勢慢慢的消失,特別是在遠程跨洋航線上,陸上起降的噴射客機取代水上飛機成為各家航空公司的主流,而噴射動力的特性也必須經過額外處理才能夠使用于水上飛機,同時還得要考慮到避免吸入任何海水的情況。原先水面救護的工作也隨著直升機的成熟化而拱手讓賢。
因此水上飛機逐漸退出軍用環(huán)境,僅有少數國家繼續(xù)采用擔任救護或者是反潛等任務。民用市場則以救護,消防與中小型交通與運輸為水上飛機的主要活動市場。
2014年1月25日,三亞海事局轄區(qū)亞美亞航空旗下的兩架水上飛機正式進入試運營階段,這也是我國首家正式運營的水上飛機公司。
關于《水上飛機管理規(guī)定》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