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翼龍無人機是國產無人機中的新星,尤其是先進的翼龍-2無人機,還在圖紙上時就獲得了海外客戶的上百架訂單,可見其性能和性價比的優(yōu)勢。作為一款中低空長航時偵查打擊一體化多用途
翼龍無人機是國產無人機中的新星,尤其是先進的翼龍-2無人機,還在圖紙上時就獲得了海外客戶的上百架訂單,可見其性能和性價比的優(yōu)勢。作為一款中低空長航時偵查打擊一體化多用途無人機,翼龍-2的最大飛行高度9000米,最大飛行時速37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4.2噸,外掛能力480千克,最大續(xù)航時間20小時。相比之下,之前在納卡沖突中大出風頭土耳其TB-2無人機最大飛行高度8229米,最大飛行速度222千米/小時,續(xù)航時間長達27小時,有效裝載量僅為55公斤,翼龍-2的性能幾乎碾壓TB-2,可見國產翼龍無人機的性能是無可挑剔的。
優(yōu)異的性能是保障翼龍-2能夠在軍事用途中發(fā)揮作用的基礎,但是,翼龍-2本身的低空滯空性能和較大的載荷,也使得這款無人機在民用領域能發(fā)揮很大的用途。通常來看,軍用無人機昂貴的價格并不適合普通非民用作業(yè),諸如噴灑農藥和觀測地形等民用活動,可以使用更加低成本的民用小型無人機。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軍用無人機的協助將會是非常寶貴的。
我國領土遼闊地形多樣,在不同的地區(qū)經常出現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很多情況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部分地區(qū)的通訊中斷,這為后續(xù)的救災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地震的巨大破壞力使得整個地區(qū)的上千個中國移動通訊基站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汶川地區(qū)的網絡通訊幾乎暫時癱瘓。
據后續(xù)統計,由于地震當天帶來的基站損害,以及部分地區(qū)的長途話務量激增,導致打往四川、陜西等地的手機接通率下降到日常平均值的5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地震發(fā)生后指揮部撥通成都到汶川的第一個長途電話,這距地震發(fā)生已經過了足足72小時,在今天智能手機普及率如此之高、通訊如此快捷的情況下,72小時無法撥入電話確實是難以想象的,但那確實是事實。當時可以提供緊急通訊能力的應急通信車因為震區(qū)的道路損毀嚴重,無法快速進入災區(qū)。
因此,首個衛(wèi)星電話的打通,靠的是由軍隊攜帶便攜式衛(wèi)星通信機空降進入災區(qū),此舉不僅難度大而且極為危險,可見當初為汶川地區(qū)恢復通信的難度之大。。所以,我們應該明白具有專門的應急通訊設備是多么地重要,那將為救災活動提供繼續(xù)的通訊支持。
應急通信一般指在出現人為的或自然的突發(fā)性緊急情況通信需求驟增時,綜合利用各種通信資源,保障救援、緊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應急通信的特點就是具有諸多的不確定性,例如時間、地點、容量和地域等,在受災情況下,往往應急通信的條件并不理想。
現有的應急通信設備都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和劣勢,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應急通訊手段是派出應急通訊車,這種手段成本相對合理,且應用最為靈活。但受制于地形問題,通訊車經常無法深入災區(qū),且通訊常受地形影響,在山地區(qū)域因為地形足夠經常無法提供穩(wěn)定的通信。建造抗震型超級基站是一個解決辦法,但成本過高。依靠衛(wèi)星通訊系統雖然是重要的解決辦法,但不僅成本高,且仍然可能無法在突發(fā)緊急情況、通信需求驟增時的保障通信。
因此,無人機應急通信平臺的技術發(fā)展,令人類多了一個為災區(qū)提供應急通訊手段。無人機應急通訊有著機動性、簡便性、易操作性等優(yōu)勢,信號會更為穩(wěn)定,覆蓋范圍也更廣闊,并且不受地形條件、道路狀況等因素限制,成本也較為合理。依靠無人機裝備,可以解決斷路斷電斷網極端情況下,力量突不進去、信息傳不出來的難題。在2017年8月8日發(fā)生的九寨溝地震中,無人機高空基站首次應用于地震環(huán)境,迅速打通方圓30多平方公里的移動信號,這是傳統地面應急通訊設備難以做到的。
若換成國產翼龍-2無人機這類的高性能長航時無人機,那么無人機裝備飛的久、站的高的特性將進一步展現優(yōu)勢。翼龍-2約20小時的巨大滯空時間,可以提供連續(xù)穩(wěn)定的信號傳輸,基本滿足災區(qū)應急通訊的需求。且數百公斤的載荷,使得翼龍-2可以攜帶較重的便攜式通信基站。
在使用時,搭載通信基站設備的“翼龍”-2可在指定區(qū)域上空盤旋,通過衛(wèi)星鏈路接入中國移動的核心網,從而提供一定范圍內的通訊支持。若有需要,則可以變更巡航空域。在多架無人機接替執(zhí)行任務的情況下,則可以確保較大面積災區(qū)的24小時不間斷通信無障。目前,翼龍-2無人機的應急通訊能力已經得到實戰(zhàn)的檢測。
此外,大型無人機也可以應用于大面積森林防火作業(yè),而且比一般的通用飛機或直升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使用費用。我國很多森林地帶的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對傳統的人工護林巡查都是極大的考驗,一旦發(fā)生森林火災,受制于山高坡陡、通信不暢、火場情況不明等因素影響,撲救往往十分困難。
大型無人機的高靈敏度紅外傳感器可以及時發(fā)現遠方的火點,立即利用衛(wèi)星定位和激光測距機對火場實施精確地坐標定位,同時測定火災等級,測量火場面積,將相關數據連同周邊道路交通及取水點等信息實時傳回成都指揮中心。
無人機上的應急通信系統,還可以與森林消防力量的便攜式單兵通信裝備實現互聯,無人機與火場之間,無人機與防火指揮中心之間實現語音視頻的互通互聯,建立起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
2020年9月29日,翼龍-2無人機從貴州安順機場起飛奔赴四川木里,經過近20小時的飛行,完成跨兩個戰(zhàn)區(qū)三個省份、跨晝夜全天候、夜間中雨等惡劣氣象條件下的作業(yè),成功開展了全球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zhàn)演練。
演練中,翼龍-2無人機同時搭載光電偵察吊艙、合成孔徑雷達、公網移動通信基站、專網寬帶自組網設備、窄帶超短波中繼設備、CCD航測相機等6種機載設備,翼龍-2無人機在接到指令后,第一時間從安順機場出發(fā),飛行2小時抵達500公里外木里上空,為地面救援隊伍提供空中通信覆蓋。其作業(yè)地域,都是山高林密,公路網無法抵達的區(qū)域,若沒有無人機的協助,很難依靠傳統的手段令應急通訊設備進入。而即使是使用通常的小型民用無人機,也缺乏如此大的航程、滯空時間和載荷。
可以說,翼龍-2將其軍用設備的先進性能應用到民用應急救災等領域時,可提供極為出色的應急通訊和空中保障能力,其將極大地提升我國在應急救災通訊領域的能力,使我國在應急救災領域走在世界最前列。
可以的。
1.無人機視角高,帶高清攝像頭尤其是可變焦攝像頭的無人機對地面搜救非常有利。
2.如果帶有紅外攝像頭,對于夜間情況下,搜救非常管用(樓上說的無人機測體溫就算了,抖音上大漠叔已經打臉了,無人機企業(yè)宣傳手段而已,實際誤差大道根本不能用)。
3.大型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等,航測無人機可以快速采集數據,將受災區(qū)域制作成三維地圖,對于地面指揮救援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