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安2飛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中國的第一輛飛機是誰造的?
2、最早制造飛機的是誰?
3、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飛機設計師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安2飛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中國的第一輛飛機是誰造的?
有三種答案
一:
1909年9月21日,中國最早的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員馮如,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飛機,在美國奧克蘭市附近的派得蒙特山丘上試飛,首次飛行取得成功。后來又進行過多次飛行,他的飛機飛行高度達210米,速度達到每小時105千米,沿海灣飛行距離曾達到32千米。這是中國人首次駕駛自制飛機飛上藍天。
馮如,1883年12月25日出生于廣東恩平,十幾歲去美國做工。經(jīng)過10年半工半讀,刻苦鉆研機械工藝技術,掌握了機械和電學等方面的知識。
萊特兄弟的飛機飛行成功后,馮如深受影響,決心要研制并駕駛飛機,以報效祖國。1907年,馮如與其他幾位華僑一起,在奧克蘭租廠研制飛機,雖連遭挫折,但毫不氣餒,經(jīng)過10多次修改,終獲成功。1910年,馮如又新制成一架雙翼機,于當年10月至12月間在奧克蘭進行表演,獲得成功,孫中山先生稱贊“我們中國有杰出的人才”。
1911年2月,馮如帶著助手及兩架自制飛機回到國內(nèi),準備報效祖國。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駕駛自己制造的飛機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第一次飛行。由于操縱系統(tǒng)失靈,飛機飛至百余米時失速下墜,馮如負重傷經(jīng)搶救無效,不幸犧牲,成為中國第一位駕機失事的飛行員。
二:
1923年7月30日,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架飛機由廣東飛機制造廠研制成功。新飛機試飛那天,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親臨大沙頭機場參加試飛儀式。孫中山以宋慶齡求學時的學名命之為“樂士文一號”。
三:
1954年7月3日,新中國第一架自制飛機--初教-5飛機在南昌飛上藍天,揭開了新中國飛機制造史上的第一頁。新華社以“光輝的開端”為題,將這一喜訊迅速傳遍了世界。同年8月1日,***主席親筆簽署了給洪都全體職工的嘉勉信,稱“這對建立我國的飛機制造業(yè)和增強國防力量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1954年7月3日下午5時15分,是一個令所有的中國人都歡呼雀躍的時刻。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架自已制造的飛機--仿制蘇聯(lián)的雅克18(后被稱為“初教-5”)首飛成功,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yè)從此由修理跨入了制造的新階段。中國不能自己制造飛機的歷史結束了!
8月1日,***主席親筆給洪都人簽署了嘉勉信:“祝賀你們試制第一架雅克-18型飛機成功的勝利,這在建立我國的飛機制造業(yè)和增強國際力量上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雅克-18飛機是蘇聯(lián)雅克福烈夫設計局1946年設計的初級教練機,結構簡單,構架式機身骨架,矩形中翼和兩個梯形外翼,安裝一臺活塞式發(fā)動機和木質(zhì)螺旋槳。起落架為后三點式。機身裝有航行儀表、發(fā)動機儀表、無線電臺和半羅盤、機內(nèi)通話設備等。重量較輕,操縱容易,可在土跑道上起降,可以使學員在學會各種初級訓練科目后,很快掌握飛機的使用性能。
從1954年第一架初教5飛機制造成功至1958年10月奉令停產(chǎn),初教5飛機共生產(chǎn)379架,全部交付空、海軍和民航使用,為培養(yǎng)、訓練中國早期飛行員做出了貢獻。
最早制造飛機的是誰?
是中國還是世界? 中國的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廣東恩平縣人,12歲時,因生活所迫,隨親戚赴美國舊金山謀生。
1903年,當?shù)弥R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后,馮如決心要依靠中國人的力量來制造飛機。他得到當?shù)厝A僑的贊助,于1907年在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制造廠,1909年正式成立廣東飛行器公司,馮如任總工程師。公司于當年便投入制造飛機。
1909年9月21日,馮如于接近黃昏時在奧克蘭附近一個圓形山丘旁進行了第一次試飛,這是一個遠離居民點的地方,在場的除記者外,就是他的三個助手。當飛機起飛后飛行了0.8公里,離地4.57米準備作一次轉彎時,螺旋槳突然停轉,飛機摔在地面,馮如被摔出機外,幸沒受傷。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槳槳軸螺絲擰得太緊,致使槳根斷裂。
1910年7月,馮如根據(jù)寇蒂斯“金箭”和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又制作了第二架飛機,10月至12月,馮如駕駛它在奧克蘭進行飛行表演大獲成功,并受到孫中山先生和旅美華僑的贊許,同時獲得美國國際航空學會頒發(fā)的甲等飛行員證書。1911年2月,馮如謝絕美國多方的聘任,帶著助手及兩架飛機回到中國。辛亥革命后,馮如被廣東革命軍政府委任為飛行隊長。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飛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犧牲,被追授為陸軍少將,遺體安葬在黃花崗,并立碑紀念,被尊為“中國首創(chuàng)飛行大家”。
關於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是誰發(fā)明的問題卻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為俄國人莫扎伊斯基發(fā)明說例如, 在前蘇聯(lián)史學家諾索夫主編的《蘇聯(lián)簡史》一書中直接了當?shù)貙懙? 俄國軍事工程師亞 費 莫扎伊斯基 (1825—1890 年) 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在前蘇聯(lián)另一位史學家涅奇金娜主編的《蘇聯(lián)通史》中也說, 俄國第一架飛機的制造者是莫扎伊斯基這位海軍少將長時間和仔細地設計自己的飛機, 并準備飛行他制造了單翼飛機, 這種飛機有機身、機翼、起落架、動力裝置、水平和垂直的操縱系統(tǒng), 即有現(xiàn)代飛機的所有主要部件1881 年, 莫扎伊斯基因發(fā)明航空器 (飛機) 而獲得了專利特許證1882 年7 月20 日, 在靠近彼得堡的紅村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首次試飛一位目擊者寫道: 莫扎伊斯基的飛機靠輪子在地上滑行, 然后像鳥兒那樣騰空飛起據(jù)前蘇聯(lián)科學院主編的《世界通史》中說, 莫扎伊斯基1882—1885 年試制的飛機上使用的是蒸汽發(fā)動機他的飛機問世之后, 1890—1893 年克 阿德爾在法國, 1892-1894年海馬克西姆在美國也先后試制最初的安裝蒸汽發(fā)動機的飛機
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飛機設計師分別是?
蘇聯(lián)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創(chuàng)始人──安東諾夫Me-109戰(zhàn)斗機的設計者──梅塞施米特米格飛機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米高揚伊柳辛設計局創(chuàng)始人──伊柳辛“零式”戰(zhàn)斗機的發(fā)明者──掘越二郎達索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達索水上飛機設計師──別里耶夫
前蘇聯(lián)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圖波列夫蘇式飛機的創(chuàng)始人──蘇霍伊
求助運5飛機的結構系統(tǒng)的具體資料?
運五就是安2,這里是安2的資料。安二的資料比運五多。
安-2運輸機,是蘇聯(lián)安東諾夫設計局研發(fā)的輕型運輸機。該機于1947年首飛成功。
安-2運輸機制造簡易,成本低廉,采用雙翼結構讓飛機翼載很小,升力很大,有利于提升飛行品質(zhì);安-2能搭乘12人的機艙運載能力適中;富有特色的向兩側突出的駕駛艙設計讓飛機向下視界良好。安-2運輸機最大速度258公里/小時,有效載荷2.1噸,航程845公里。
安-2運輸機于1947年投產(chǎn),主生產(chǎn)線于1991年停產(chǎn),總產(chǎn)量超過18,000架。其近45年長的投產(chǎn)期曾經(jīng)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已被C-130運輸機取代。目前朝鮮還在有安-2服役
1946年,蘇聯(lián)決定成立一個新的飛機設計局。這就是由奧列格·安東諾
安-2
夫擔任首任局長兼首席飛機設計師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蘇聯(lián)交給該設計局的任務主要是從事軍、民用運輸機的設計生產(chǎn)。安東諾夫設計局甫一成立,蘇聯(lián)林業(yè)局便向其提出要求:研制一種中小型運輸機,以取代老式波-2飛機,滿足蘇聯(lián)林業(yè)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
按說,當時剛滿40歲的安東諾夫應當拿出一種新銳進取的精神設計出他的設計局成立后的第一個作品。然而安東諾夫呈現(xiàn)出的設計思路卻讓人頗為吃驚。新設計出來的飛機采用氣冷星型活塞式發(fā)動機、4葉螺旋槳、上下雙翼結構,前三點式固定起落架……這些設計幾乎完全和二戰(zhàn)甚至戰(zhàn)前的設計風格一樣!
新飛機被命名為SKH-1,后改名為安-2。安-2運輸機于1947年首
安-2
飛成功。這時,人們開始發(fā)現(xiàn)安東諾夫看似保守的設計背后的巨大優(yōu)點:沒有使用過多新設計新技術使得該機制造簡易,成本低廉,這對于戰(zhàn)后初期的蘇聯(lián)十分重要;雙翼結構讓飛機翼載很小,升力很大,有利于提升飛行品質(zhì);能搭乘12人的機艙運載能力適中;富有特色的向兩側突出的駕駛艙設計讓飛機向下視界良好。安-2運輸機最大速度258公里/小時,有效載荷2.1噸,航程845公里。
中國曾于1957年仿制安-2成功,并命名為運-5。曾創(chuàng)下生產(chǎn)時間最長的飛機的記錄。
該機可在田野等處起飛降落,滑跑距離只有180公尺,能作5公尺低空飛行;設有最新的無線電導航、定向、盲目飛行和著陸設備;操縱和維護簡單;載重量很大,用作運輸機可載運一噸半貨物或十多名旅客;可作播種、滅蟲、施肥、除草等四十多種用途。此外裝上浮簡可在水上使用,裝上雪橇可用在雪地使用 。
2技術數(shù)據(jù)
翼展: 18.176米
安-2飛機內(nèi)景
機長: 12.688米
機高: 5.35米
最大起飛重量: 5,250千克
最大載重: 1,500千克
最大速度: 256千米/小時
航程: 845千米
有效載荷: 1,500kg
最大起飛重量: 5,250kg
巡航速度: 160km/h
升限: 4,500m
爬升率: 2m/s
起飛距離: 180m
著陸距離: 157m
下面是安2的
運-5運輸機
運-5運輸機(英文:Shijiazhuang Y-5),是中國第一種自行制造的運輸機,由南昌飛機制造公司負責,其原型為蘇聯(lián)40年代設計的安-2運輸機。盡管運-5服役已有40年之久,但它飛行穩(wěn)定、運行費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國最常見的運輸機。運-5的另一個優(yōu)點就是它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穩(wěn)定飛行,且起飛距離僅僅為170米。運-5原型機1957年12月定型并首飛,1957年12月23日獲批準在蘇聯(lián)專家和圖紙的指導下成批生產(chǎn)。1958年由320廠成批生產(chǎn),當年即生產(chǎn)了90架,共生產(chǎn)了728架,其中78架援外,連續(xù)生產(chǎn)達10年之久。目前運-5廣泛應用在訓練、跳傘、體育、運輸和農(nóng)業(yè)任務中。
設計中國第一架飛機的人叫什么名字
設計中國第一架飛機的人叫馮如。
公元1909年,中國技師馮如自己制造的飛機,在美國奧克蘭上空翱翔,它距離世界上第一架飛行器升空僅六年,而性能卻超過同時代各國的飛機,這條消息一公布,立即震驚了全世界的航空界。
在奧克蘭市上空飛了2600多英尺,第三天,美國報紙上就出現(xiàn)了一條消息:中國人的飛機制造技術超過西方。消息不脛而走,不僅鼓舞了華人,而且震撼了外國同行。
中國人的才干,又一次在最先進的飛行技術上得到了驗證。馮如的高超技術,立即帶來了許多方面的關注,重金聘任的機會接踵而來。但是,馮如拒絕了高薪的誘惑,不久就回到了祖國,后來參加了革命軍。
人物簡介
馮如原名馮九如,字鼎三,廣東恩平人,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制造師和飛行家,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馮如是漢族廣府人,生于廣東恩平的一個貧農(nóng)家庭。他從小喜歡制作風箏和車船等玩具,對神話故事尤其是飛天故事更是滿心向往。
12歲隨父漂洋過海到美國謀生。他目睹美國先進工業(yè),認為國家富強必須依靠工藝的發(fā)達,改變中國貧窮落后面貌非學習機械、發(fā)展工藝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機械的基礎上投入了飛機制造,第二次制造飛機并試飛獲得成功,獲得美國國際航空學會頒發(fā)的甲等飛行員證書,大長中國人的志氣。
馮如的一生,是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一生,他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祖國的航空事業(yè)。他創(chuàng)造了“六個第一”,提出了航空戰(zhàn)略理論,對中華民族航空事業(yè)和人民空軍發(fā)展帶來的深遠影響。
關于《安2飛機》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